第08章 越是運氣不好,越要沉住氣(1 / 3)

《老人與海》reference_book_ids\":[7267090336126602295,7109046350301367310,7025500157605071902,7262632620146560015,7259645557759544375,6989187508193987592,722964072123230109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生活中,不少人對身邊那些做出成就的人總是抱以羨慕嫉妒的眼光,進而感歎自己命運多舛、運氣很差。其實,我們應該先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真的是因為運氣很差嗎?運氣往往與努力相連,如果足夠努力,那好運自然會到來。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好運,所有的好運都是努力而來的。做人做事用多大的力氣,就會獲得多少成功。所以,我們要永遠記住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

絕不能被打垮,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

在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與海》中,聖地亞戈已經接連八十四天沒有任何收獲了。雖然他每天都堅持出海打魚,但是他總是毫無收獲。即便這樣,他依然滿懷著希望和信心。在第八十五天,聖地亞戈一如往常,駕駛著自己破舊的小船再次奔向海洋深處。這次,他的運氣很好,因為他捕到了一條特別大的馬林魚,甚至比他的漁船更大。這條魚顯然沒有那麼容易降服,它不停地反抗,在海裏掀出巨浪,還用身體撞擊漁船,讓聖地亞戈跌掉。為了製服這條大魚,聖地亞戈的雙手鮮血淋漓、血肉模糊。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他隻要割斷尼龍繩,就可以放開大魚,也解脫自己。然而,他始終堅持不放棄。在與大魚搏鬥了一天一夜之後,他已經沒有幹糧可吃了。他不得不吃生魚、喝生水,繼續與大馬林魚糾纏。直到兩天之後,他才徹底製服馬林魚。然而,聞到血腥味趕來的鯊魚群開始瘋狂地搶食馬林魚,盡管聖地亞戈已經渾身乏力,他卻依然勇敢地與鯊魚搏鬥。等到他終於擊退鯊魚,回到港口時,那隻大馬林魚已經隻剩下一副魚骨頭了。如此年邁的老人,如此惡劣的環境,是什麼支撐著他毫不氣餒、永不放棄的呢?是一種不服輸的精神,是一種不放棄的信念。看著空空的骨架子,老人說:“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你盡可以打倒一個人,但就是不能打敗他。”

聖地亞戈的精神永遠在世界文學的寶庫中熠熠閃光,海明威給所有的讀者帶來了永不服輸的堅強信念。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困境,有些打擊甚至是致命的。然而,隻要我們心中懷著希望,永遠不放棄生活,命運的韁繩就永遠握在我們的手中。聖地亞戈告訴我們,即使困難再強大,隻要我們充滿勇氣,永不屈服,那麼困難隻能暫時打倒我們,卻不能使我們永遠失敗。因為,隻要我們心中有信念,就隨時能夠再次站起來,拉緊命運的韁繩。永不言敗,正是海明威留給全世界廣大讀者的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在一部電影中,小栓子和戰友們一起參加剿匪行動,雙方進行了一場惡戰。土匪占據有利地形,雖然兵力不足,但還是憑著天塹搶占了先機。最終,小栓子和戰友們經過浴血奮戰,好不容易才把土匪打得潰不成軍。戰友們一鼓作氣,跟在土匪後麵窮追不舍。由於山林茂密,追著追著,小栓子掉隊了,走到了懸崖旁。正當小栓子不知道應該往哪裏走時,突然一個土匪從巨石後麵爬出來,與小栓子迎麵撞上了。看到此情此景,小栓子不假思索地端起了槍,隻是他知道自己的槍裏並沒有子彈。然而,此時此刻,退縮顯然已經是不可能了,既然已經端起了空槍,小栓子很清楚自己隻能繼續維持這個動作,以震懾敵人。為了使自己的氣勢更強,小栓子還瞪起了眼睛,努力讓自己的腿不顫抖,胳膊也顯得強勁有力。他們就這樣對峙著,誰也不願意退縮。他們都心知肚明,一旦退縮,就必死無疑。此時此刻,他們已經不是以槍指著對方,而是以能夠殺死人的目光折磨著對方,以意誌抗拒著對方。

小栓子已經一天一夜沒有吃飯了,他肚子裏麵空空如也,腦海裏隻有一個信念:我一定要堅持到底,我不能投降!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殘匪漸漸現出原形:他的眼光不再犀利,腿也開始哆哆嗦嗦。最終,他扔掉了手裏的槍,渾身疲軟地癱倒在地。小栓子欣喜若狂,努力控製自己不要暈倒,又扯了一根粗壯的藤條,把殘匪結結實實地綁了起來。當檢查之後發現綁匪的槍裏也沒有子彈時,小栓子一下子坐在地上,覺得心砰砰砰地亂跳起來。

在這個生死攸關的時刻,如果小栓子沒有頑強的意誌力和不投降的信念作為支撐,知道自己槍裏沒有子彈的他,一定會頹然倒地。其實,殘匪也和小栓子的想法一樣,即以頑強不屈的意誌力震懾小栓子,不過,他的毅力沒有小栓子強,所以最終主動丟掉空槍,放棄抵抗。不得不說,是意誌力救了小栓子一命,否則,誰死誰活還不一定呢!

其實人生中有很多這樣的時刻,盡管不是生死對決,但是同樣需要我們堅持不懈,以頑強的意誌力堅持到最後勝利的時刻,在勝利之前決不放棄。細心的人會發現,大凡成功人士,都有著超強的意誌力。即使情況再怎麼複雜,處境再怎麼艱難,他們也從不會輕易放棄努力,更不會半途而廢。正如一位名人所說,人最大的敵人其實是自己。當我們戰勝了自己後,我們就會變得無往不勝。隻要你不肯投降,生活就一定為你所主宰。相反,如果你動不動就放棄,那麼你就會成為命運的洪流中隨意擺動的一片浮萍,再也無法主宰自己的人生。隻有不肯投降的人和從不言敗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與其抱怨,還不如奮起直追

英國著名作家奧利弗·哥爾德斯密斯曾說:“與抱怨的嘴唇相比,你的行動是一位更好的布道師。”與其抱怨,不如從此刻開始行動。麵對生活裏的一丁點不如意,人們最普遍的反應是抱怨、不停地抱怨,抱怨父母不理解,抱怨社會太現實,抱怨朋友的欺騙,於是,抱怨成為了一種習慣。然而,那些不如意的事情、懸而未決的事情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自己的情緒反而因為抱怨而陷入了惡性循環,這就是抱怨所帶來的負麵影響。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變化,關鍵的是,我們自己為這個世界帶來了什麼樣的變化?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每天所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抱怨這樣或那樣,而這些情緒會逐漸形成負麵的改變。對此,心理學家認為,學會關注他人、尊重他人,為其提供禮貌、周到的服務,則會造成積極的改變。所以,停止抱怨,將這樣一種怨氣付諸實際行動,從此刻開始改變吧!

王小姐是公司負責企劃案的經理,最近剛剛接了一個企劃案,需要另外一個部門的配合,以便有效地執行方案。可是,令王小姐感到苦惱的是,自己的搭檔因為覺得所附加的工作量太大而不願意去做,還責怪王小姐:“我最近都很忙啊,你還拿這樣的企劃案來找我,真是沒事找事!”王小姐心中一肚子怒火,忍不住找同事抱怨:“咱們都是為工作,我們行,她怎麼就不行呢?”說著說著,王小姐發現自己的怒火越來越大,甚至,哪怕是看見另外一個部門的員工,心中的火氣也會“騰”地一下冒起來。

不過,抱怨了事情還是沒有解決,王小姐意識到這根本不能解決問題,雙方需要溝通。她心想:抱怨畢竟隻是發泄,解決不了問題,既然是為了工作,那就是對事不對人,我得找她溝通去。後來,王小姐找了一個機會把自己的意圖跟工作中的搭檔解釋了一下,對方竟欣然接受了即使加班也要完成工作的要求。工作任務完成之後,王小姐長長舒了一口氣,說道:“如果當初我繼續抱怨下去,就會影響我跟她繼續合作的情緒,工作肯定完成不了,看來,以後,我得少抱怨,多行動才行哪!”

有時候,我們在工作中會遇到一些人際關係麻煩,有的人的處理方式是跟其他人抱怨,這無疑是製造了一個“三角問題”,自己和工作搭檔有問題,卻和另外一個人去討論這些事情。事實證明,一味地抱怨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改變事情現狀最有效的方式是立即行動起來。所以,請停止抱怨,放棄抱怨,從此刻開始行動吧!

從前,有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師身邊有一個喜歡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印度大師讓這個弟子去買鹽,等到弟子回來後,大師吩咐這個喜歡抱怨的弟子抓一把鹽放在一杯水中,然後喝了那杯水,弟子按照師傅的吩咐一一做了,大師問道:“味道如何?”齜牙咧嘴的弟子吐了口唾沫,說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