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時常要檢討自己一下
【原文】
反己者,觸事皆成藥石;尤人者,動念媽是戈矛。一切辟眾善之路,一以浚諸惡之源,相去霄壤矣。
【譯文】
可以不斷的進行自我檢討的人,不管他接觸的東西是什麼,將會變成警惕的良藥;隻知道對別人挑剔埋怨的人,不管他所出現的是什麼念頭,全都是殺氣騰騰的惡毒計劃。所以說檢討自己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徑,控製自己走向罪惡,怨天尤人的人和自我檢討的人,兩者走的截然不同。
【解讀】
丘吉爾說:“無論什麼時候都能遇到真理,哪怕是摔倒的時候,但是人們往往爬起來和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
曾子說:“我一天要檢討自己三點:為人謀而不忠啊?與朋友交而不信啊?傳不習啊?”
做錯了就要敢於麵對,麵對了,承認了,才能避免下次的錯誤。反思失敗後就是要找出失敗的原因,總結和吸取失敗的教訓,拿出從新開始的勇氣,從頭再來,排除一切萬難,重新奮鬥。
從古代到現在,不想想錯在哪就重新幹的人很多,失敗的也很多。
1984年三四月,日本富士銀行紐約分行的一位主管,連續做了20次外彙投機生意,像滾雪球一樣損失額度不斷增加,已經有了115億日元。“敗莫大於不自知”。如果他每次虧損以後都能靜靜的沉思一會,現在也不會達到這樣的一個局麵,也許還能轉敗為勝呢!但是他因為沒有好好反省自己的失誤點,一步步走向了深淵。
所以說,失敗後進行自我檢討,成功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江蘇某分析儀器公司的老板王強。由於公司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約300人的廠裏卻沒有一名專業技術人員,企業麵臨停產,公司陷入空前困境之中。但是,在困難麵前,公司領導王強並沒有消極地坐以待斃,而是召開會議,分析造成公司經營困難的原因,積極總結以往生產經營的教訓,找出不足,然後經過反思,大家一致認為,要想起死回生,必須開發新產品,可是把眼光僅局限在廠內,那是毫無辦法的。
於是,王強又決定走向社會,借用科研院所的力量,與他們搞合作,接受技術成果轉讓。在很短的時間內,這個小廠就與全國200多個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建立了聯係,與其中的40多個單位合作研製成功了幾十種新產品。後來和沈陽一家研究所一起開發了新產品,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投入生產,當年就盈利了,公司從此走出了困境。
人的成長過程中,很多人吧失敗的原因推卸在意外上,從不主觀看待,有時迷信認為運氣不好,靠這些也許會找到一些平衡吧。這樣做固然有利於使當事人擺脫挫折後的消極心理狀態,但也正是這一“有利”的做法妨礙了對失敗的反思,不能把失敗作為一項難得的學習機會。
如果每一個失敗的人,在失敗以後都會分析一下失敗的原因,那會減少多少重蹈覆轍的人呢?
特別要注意以下幾點:
(1)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不能埋怨任何人。生活中有這樣的情況,遇到了各種矛盾往往埋怨對方,碰見了衝突,總是指責對方,什麼事總是自己對,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
這種人對物質利益顯得格外自私,在人際交往上同樣是自私。因為總覺得內心不平衡,所以很難有進步。
(2)認清失敗的原因。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競爭的失敗能使人的認識產生一次飛躍,失敗的教訓將成為寶貴的財富。認清失敗的原因隻要是敢於麵對自己的失誤,這樣才能克服它。
(3)麵對自己的失敗,經常總結失誤,對失敗對症下藥。
(4)自我檢查。我們要經常做自我總結,自我檢查,有可能檢查的結果變成自己的借鑒依據,孔子說“貝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我們要學會自我反省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成功。
假如真的能從錯誤中反省自己,知道自己該怎樣改正,那麼他的生活就會發生改變。他不僅增長了智慧還積累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