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菩提論道大羅天 鴻鈞老祖知天命(2 / 3)

“以道友的想法,那是選擇決定命運了,依我之見,命是最不可選擇的,但凡生靈,產生靈智即有命格,或金或木,或水火土。命格如父母一般,不可選擇。”鴻鈞邊思索邊說道。

“道友所言甚是,但凡生靈,皆有命格,命格並無高低貴賤之分,豈不聞天生我材必有用乎?但是運道不同。但凡生靈,其一生成就不是由其命理決定,而是由其選擇決定。如若以火命入水地,則處處碰壁,寸步難行。如若一人為水命,周圍之人均為火命,則他定是那個眾人討厭之人。無論何種命格,隻要一直做對的選擇,便會步步生蓮,芝麻開花節節高,凡人可成聖做祖。若是一直做錯的選擇,就會步步走向低穀聖人也可變為為凡俗。如此以來,從凡入聖之路順暢,各人的命運由各人把握,生死榮辱都怪不得你這個老天爺了,豈不更好。”老祖說道。

鴻鈞聽此言又說:“我融合天命以來,以命運彰顯天道甚難。但凡生靈,其命格並不是單一屬性,有那命理為金木水的,獨缺火土,有那命理五行俱全的,生靈之間又有多樣選擇,而生靈之間冥冥之中又有關聯,今日東勝神洲有人跺跺腳,可能明日西牛賀洲就會引發一場地龍翻身。我須得日日全神貫注才不至於天道運行混亂,難有閑暇。就和道友論道這些許功夫,不知道耽誤多少事亦。”

老祖聽聞道:“道友錯亦,天道之行應有其規則,你隻需定其規則足以,但凡生靈,大多由父母而生,其命是不可選擇的。而運可與功德聯係起來。父母祖輩一生多行功德之事,則可讓其兒孫多行好運。我以凡間國家舉例你自明了,但凡國家,建國之初,無不是刀山血海中建立起來的,建國之後大都休養生息,則國家人口增多,鰥寡孤獨有所養,這就是行功德之事,國運昌盛。建國百年之後,皇親貴族多行不法,以權害人,草菅人命則比比皆是,百姓多有怨憂,則功德減少。總之國家生一人,多一分功德,則國運強盛一分;國家枉死一人,功德少一分,則國運衰退一分。天道運行也不外如是。天道之下,眾生多一分生機,則天道多一分生機。若是眾生沸反盈天,則天道距亡不遠亦,屆時必將生靈塗炭。西天構陷我徒,我如此憤怒都未殺生,非是不敢,實不願因此等等蠅營狗苟之輩傷我一分氣運,也是此道理。”

鴻鈞老祖聽聞道:“道友此言,我深以為然。隻是伏羲八卦神妙,以伏羲八卦可算運道,若人人以運道行事,則聖人修行步步高升,蟻多咬死象,聖人多了可屠天,如之奈何?”

老祖聽罷笑道:“道友著相了,隻因這方天道發育不全,故而道友才有如此想。其一,無論何人,窺探天道必遭反噬,且道行越深反噬越大,道行越深窺探天道對天道的影響越大,天道的走勢會因其窺探而改變,因此聖人之屬絕不會窺探天道;其二,聖人果位需要天道認可,若你覺得聖人過多,不承認也就罷了,一旦有後起之秀法力可超聖人,那就讓他替換掉原有聖人,矛盾在聖人之間,則更不會撼動天道。其三,伏羲八卦雖然神妙,然實難參悟,就連女媧都不得其門而入,普通仙佛推演些許小事或可做到,推演天道,恐怕伏羲都做不到,道友勿用杞人憂天。”

鴻鈞又道:“如以道友所言,人道亦可影響天道。那佛、道二教影響更大,不知道友如何看待佛、道?”

老祖說道:“道友終有此問,其實你觀我行事,應有答案。我對靈山眾僧佛少有好感。且看那如來,囚禁我徒悟空之前誆騙他說走不出手掌就下界再經曆幾劫,結果悟空欲再試之時,他怕悟空真的出了他手掌,就直接囚禁了,可見妄語。在天庭眾仙沒有寶物奉上之時,並未把五行山的陣心貼上,那五行山並不完整,我想他本欲用此事換得玉帝允許其佛門東出傳教,誰知作為靈山之主,他見了天庭的寶物貪心大起,收了寶物居然絲毫不提佛門東出之事,可見貪婪短見。我到靈山之時,他又推出金蟬子來頂禍,可見自私。我離開靈山之時問如來二偈,其一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其二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孰好?如來本欲宣傳大乘佛教,本應選擇第一個,他卻偏偏覺得第二個更好。由此可見虛偽。再加上佛門內部東來佛祖、地藏王菩薩恐怕也並不完全一心。由此觀之,佛門東出即便成功,也隻能讓佛門昌盛一時,我對佛門如今的看法是:欲以大乘化世人,卻用小乘成自我。世間凡俗多愚昧,總把如來當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