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很多人都在追尋幸福是什麼,然而很少人會去問痛苦是什麼。其實,痛苦和幸福相輔相成,沒有誰永遠感到幸福,然而,人更多的是生活在痛苦之中。那麼,究竟什麼是痛苦呢?

未開悟者說:

失戀?失意?失業?或者是……

痛苦就是當我突然發現,今天沒有人陪我吃晚飯的時候;

痛苦就是當晚上失眠,卻不是因為思念的時候;

痛苦就是當我被人批評墮落的時候;

痛苦就是當我明明付出了很多,卻被人視為垃圾的時候;

痛苦就是他們隻看到我錯的一麵,卻忽視我對的一麵;

痛苦就是每當到了學期末發現有一大堆功課沒複習的時候;

痛苦就是當我離家出走的時候;

痛苦就是當我發現自己在感情上不能完全信任別人的時候;

痛苦就是當我發現自己的情趣正一點點消失的時候;

痛苦就是發現自己很蠢而被人藐視的時候;

痛苦就是當我覺得自己不屬於他的世界;

痛苦就是當我難過的時候,卻要裝作不在乎;

……

兒時,痛苦是沒有得到的棒棒糖,痛苦是媽媽的批評,痛苦是成績單上的零,痛苦是看到別人捧著大紅獎狀回家,自己偷偷的抹眼淚。

中學的時候,痛苦是朋友的離棄,痛苦是暗戀人遙遙無期,痛苦依然是不見長的成績單,痛苦是媽媽的眼淚。

真正長大的時候,痛苦是心愛的人愛著別的人,痛苦是愛著他(她)卻無能為力,愛著他(她)卻隻能看著他娶別的女人做新娘,痛苦是自己看著自己抹眼淚。

什麼是痛苦?每個人的痛苦都不一樣;每個人每個時期也不同吧。

已開悟者說:

痛苦是智慧的曙光;

痛苦是造物主對人類的一種磨難;

痛苦會折磨人類的肉體和靈魂,痛苦之後則是微笑和徹悟;

痛苦是一扇芭蕉扇,能扇掉你的煩惱;

痛苦是一葉扁舟,帶你駛向成功得彼岸;

痛苦是一座熔爐,熔掉你身上的雜質;

痛苦究竟是什麼?

痛苦是一本書,它能教你讀懂人生的曲折,培養你進取向上的性格,使你在人生旅途中,淡泊心境,走向成熟。

痛苦是一麵反光鏡,你可以用這麵鏡子,回溯走過的路程,翻揀記憶的碎片,從曲折、是非、坎坷、正誤、成敗之中校正人生的羅盤。

痛苦是一座橋,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許許多多的溝溝坎坎,有了這座橋,你便可以順利的跨越那一道道溝壑,步入人生的理想王國,走到金碧輝煌的人生終點站。

痛苦究竟是什麼?

我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地說:痛苦=差距!

因為痛苦是人生的痛苦,所以要搞清痛苦是什麼,就得先搞清人生是什麼。那麼,人生是什麼呢?在此,請允許我對人生下一個特殊的定義:

人生就是縮小差距和拉開差距的過程。人一生都在幹兩件事:一是當自己弱小時,總在想辦法縮小與強者的距離,縮小與過去的距離;二是當自己強大時,總在想辦法拉開與弱者的距離,拉開與弱者的距離。這就是人生!

痛苦就是你的願望與他人、與現實之間存在差距。我們對自然有認識差距,對他人有見解差距,對內心有觀點差距等,正因為這些客觀差距的存在,而我們又暫時無法消除它們,所以我們自然就很痛苦囉!

而且差距越大,痛苦就越深。消除痛苦,其實就是處理差距。

具體說來,造成痛苦的差距包括如下三類:

第一類——主觀與客觀之間的差距;

第二類——主觀與主觀之間的差距;

第三類——客觀與客觀之間的差距。

那麼,差距又是由什麼造成的呢?

差距是由“生”這個字造成的。原初的世界隻有基本粒子,中國文化叫氣,如果沒有生,那麼所有的粒子或氣都是平等的,都是沒有差距的,所以不會有痛苦一說。而宇宙是發展的,是生長的,是在“成長”的,於是便因為氣的分分合合,或粒子的分分合合,便產生了宇宙萬物。

萬物生而差異生。

人自從生成後,人也還在演進,人是宇宙的臣民,他身上也打上了宇宙的烙印,也輸入了宇宙“生長”之命令,因此,每個人都在“生”,都在成長。但由於各自的時空背景不同,造成在成長中出現了客觀差距,而人又是比較的動物,凡人的快樂和幸福又是建立在比較之上的,因此人就有了成長的痛苦。

總之,人生中所有的痛苦,其本質都是關於“生”的差異造成痛苦,因為“生”是每個人不證自明的必然性,這是宇宙命令,人人概不例外。

人的一切苦皆由於怎麼生、怎樣快生、優生、共生、強生、長久生等一切問題而阻攔。

因此,我們現在來對苦下一個定義:

苦=問題=差距。

具體說,苦,就是出現了“生長”的阻礙,出現了發展的瓶頸,出現了成長的關卡,苦就是發現了差距之後而產生的,苦就是錯位造成的,苦就是不能順利生長。

可以說,人生之苦,有萬萬千千,但總的可分為如下四類:

第一類——物欲之苦;

第二類——人際之苦;

第三類——健康之苦;

第四類——心靈之苦。

人生中所有的問題都在這四大類苦中,這與佛教中的人生八苦有些不同,佛教中主要的苦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瞋恚、求不得、煩惱熾盛等。佛教中的苦是由於無明造成,是由於欲造成,是由貪、嗔、癡、慢、凝等積習而成。

佛學中的苦分類和苦因,有它正確的一麵,但也有它不足的地方,八萬四千煩惱太多太嚇人,而且對苦的分類不是直白簡明的,尤其是對現代人來說,沒有簡明且係統的人生針對性,而我上麵的四類苦劃分法,是我在北京大街上調查了幾千現代人之結果,如此分法,容易理解,而且直接關注人生問題,尤其是抓住人生中最大的問題——“生”這個字。

另外,佛學對苦造成的原因也有其不足,它雖然說的大部分都對,但最大的不足是沒有直接抓住“生”而談苦。他們總叫人放下苦、離開苦、回避苦等等,給人一種消極地處理痛苦之嫌疑,讓普通人卻難以深入理解,甚至還會被弄得更愚昧無知,神經稀稀。

最後來初步理解一下,解脫苦的邏輯模型。我們先看看佛教的解苦邏輯模型——四聖諳和八正道:

苦諦——解釋苦是什麼;

集諦——解釋苦的成因;

滅諦——解說苦是可以消除的;

道諦——用行動來解除苦難。

(佛家四聖諦與八正道示意圖)

其實,世界上所有問題的研究與解決都是走的這條途經,即:

第一步——問題是什麼;

第二步——問題為什麼;

第三步——問題怎麼認識(怎麼辦一);

第四步——問題怎麼處理(怎麼辦二)。

下麵再看看我是怎樣清楚理解並消除痛苦的邏輯模型。

苦是什麼——問題;

苦由什麼來——差距;

苦怎麼消除——認識;

苦怎麼消除——行為。

具體來說:

苦是:物欲之苦、人際之苦、健康之苦;

苦由:內錯位傷生、外錯位傷生——錯位;

苦除:內正位(正思、正語、正定、正情)、外正位(正位、跟位、歸位、跨位)——正位;

四生道:物欲苦——創性,人際苦——苦生,健康苦——強生,心靈苦——長生。

現在,我們對苦的生,除有了一個解脫模型,在後麵我們再一一詳細分別解說其中的具體內容。

要解脫苦,先解決“生”

我這本書,其實隻解釋了一個字——生!

因為,解決不了生,就不可能真正解決苦!

人生,就是人的生長,成長。生命,就是使命生!人生有許多種談法,一萬種談法都離不開一個“生”字!離開“生”談人生,就如做文章跑了題。

在中國,談痛苦解脫之道以及解決“生”的問題,我們無法回避儒、釋、道三家的有效方法。孔子、老子、佛陀這三位大師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痛苦解脫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是有目共睹的,當然這是從好的角度來說的。

若從不好的角度來說,這三位大師痛苦解脫之道是沒什麼效果的,甚至是完全沒有效果的,這一點不證自明,我們今天,誰的痛苦又會比前人少一點點呢。原因就是由於這三位大師的痛苦解脫之道都還不完善,不到位、不能真正解決當代人的各種痛苦。

也許儒、釋、道三家的有效方法在他們的時代非常到位,但不適合已進入信息文明的當代人,儒、釋、道三家都是農業文明的產物,雖有其正確的一麵,但也隻能辯證地吸收,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那就是削足適履,本末倒置。

因此,為了解決今天活著的人的痛苦問題,我們不能完全依賴孔子、老子、佛陀三位大師提供的方法,我們必須繼續尋找全新的方法,否則,若一味停留在舊方法之上,那是對今人的生存生活質量不負責,那是當代智者的失職,是不符合發展變化規律的。

當然,太陽底下沒有新方法,我們今天的智力,也不可能突然研究出一個新的有效的痛苦解脫方法,我們不得學會繼承,學會從前人得出的方法中吸取優點,拋棄缺點,再結合今人的痛苦特征、而總結出最符合當代人療治痛苦的方法來,這才是找方法的捷徑。

因此,我們要想找到今天的痛苦解脫之道,還得回過頭來研究儒、釋、道三家對痛苦提出的解決方法,把它們方法的優點及缺點都必須弄明白,做到利弊有數,才能真正吸其精華,去其糟粕,方法為我所用,隻為利國利民。

先說道家痛苦解脫學三大基本理論的利與弊。

所有的學說,他們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的智慧都來源於對天地規律的研究與理解,他們都有自己對天地規律的獨得看法,道家認為天地生於無,老子對天地運作規律提出了他的“生滅論”。他通過對天地萬象的生長、發展、成熟、衰敗、死亡的反複思考,猶其是他看到事物一旦發展到成熟後,發展到高峰後,就必然走向死亡。

老子的偉大之處不是研究“生之發展階段”,而是重點研究了“生之死亡階段”,研究了萬物發展到高峰期後有沒有一種方法能推遲死亡,延緩死亡,甚至永生不亡。這是他研究的課題。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通過對生滅論中的滅亡論反複研究,最後提出了他的方法論——無為論。

他認為要想推遲死亡,要想長生不亡,那就隻有惟一的方法——無為。一個領導太有為,如諸葛亮,那他的團隊就會因後繼無人而加快死亡;一個家庭男人或女人太有為,則會拉大夫妻之間的距離而加速解體;一個人若太有為,則會因其它方麵失去而造成新敗局,等等。

老子提出了他的無為方法論之後,又提出他的實踐論——反向運作。《道德經》一書八十一章,至少有七十章在談人生、事業、領導的反向運作之道。我們再來歸納一下老子學說的三大基本理論:

本體論——生滅論(猶重滅亡論)

方法論——無為論

實踐論——反向運作論

這是老子學說的優點,我們再來看看老子學說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