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啟示錄
哈佛出身的世界前首富比爾·蓋茨之所以熱衷藝術品收藏,一方麵是基於自身的興趣,另一方麵是基於投資的目的。他以高價購買達·芬奇手稿,然後通過商業手段收回花費的成本,不僅滿足了自己的愛好,也獲得了不錯的收益。由此可見,收藏品投資也是一種不錯的投資手段。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在選擇進行哪種收藏品投資之時,要按照自身的具體經濟情況及愛好來確定,切忌收藏那些超過自己經濟承受能力的藏品。
此外,正如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凱夫斯(Caves)所說:“收藏家往往會更珍惜投資藏品所獲得的樂趣,且認為從藏品中獲得的收益與普通投資是不同的。”投資收藏品的收益不僅包括資產收益,還包括快樂收益,因此不能單純用資產回報率來計算收藏品投資的收益。
大腦投資:為你的大腦充電
賈森·茨威格,美國權威投資專家,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現任美國《貨幣》雜誌專欄作家。2001年被評為“美國出版行業最佳財經專欄作家”。曾擔任本傑明·格雷厄姆投資巨著《聰明的投資者》一書的主編,本身著有《當大腦遇到金錢》一書。
茨威格認為最賺錢的投資就是大腦投資,因為大腦直接影響著你的投資決定。他在《當大腦遇見金錢》一書中從大腦神經學的角度介紹了投資決策是如何在大腦中形成的。他說:“大腦常常讓我們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盡管這在感情上不算過錯,但是大腦的原始使命是幫助我們規避風險,獲得良好的效益,以更好地生存。此外,大腦會本能地驅使我們去追求那些有回報的東西,當然也包括投資。”大腦是資產投資的CEO,因此投資大腦才能讓我們做出更好的投資策略,得到可觀的投資回報。
茨威格表示大腦投資是多方麵的,包括理性投資思維的建立、遏製貪婪心態、對投資預期有雙麵的認識、杜絕過度自信等。此外,他還表示為大腦投資應該建立在快樂的基礎之上,應正確把握金錢和快樂的關係,這樣才能得到滿意的投資回報——幸福的一生。
投資大腦看起來和其他投資工具有些不搭調,其實不然。既然目標都是向“錢”看,那麼又豈能將最賺錢的一項投資落下呢?沒錯,大腦就是我們人生中最賺錢的投資。不信嗎?那就聽聽古代聖賢是怎麼說的吧。《管子·權修》篇中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古人已經用他們的智慧告訴我們:想要在一年之內有收獲,種莊稼是個不錯的選擇;想要在十年之後有成就,那就不如去種樹;想要獲得一輩子的長久發展,最好的方法就是培育人才。
這個道理固然是針對國家而言,但是對於個人來說也同樣適用。我們可能沒有辦法為國家培育人才,但是我們卻可以投資自己的大腦,增加自己的智慧,讓我們自己成為棟梁之才。如此一來,還愁一輩子沒錢花嗎?當然,有錢花隻不過是小算盤,讓自己成為有用之人才是我們的“終身之計”。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我們的大腦更實惠,因為所有的投資都會有風險,隻有投資我們的大腦讓自己直接受惠才是最穩妥和最有效的。而且這項投資所獲得的回報,也就是我們的知識,會伴隨我們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