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鹿門寺(中)(2 / 2)

升官一聽有飯吃,急忙拍拍屁股跟了上來,主仆二人進了飯堂,便又遇見了方才引路的那位廣元師父,那和尚對柳逸玄笑著問道:“怎麼?公子今日要同我們一起吃齋?”

柳逸玄笑道:“是啊,既然進了佛門,自然就得忘了那些五葷三厭,今日我們主仆二人沒帶什麼幹糧,就隻好在你們這飯堂蹭頓飯吃了!”

“公子這是哪裏的話,您是來寺裏進香的香客,又為本寺捐了香火錢,那就是本寺的客人,怎麼能說是蹭飯呢,快請雅間一坐!”說著就引著柳逸玄二人往飯堂一側的雅間來坐。原來這寺院的飯堂也像城裏的酒樓飯館一般,普通的僧人們按照各房各院的次序在大廳裏用飯,而有一點地位的和尚或是寺裏來的貴客都有雅間可以使用,僧人們早就習慣了寺裏的規矩,柳逸玄主仆雖然招搖過市,但也沒有吸引多少僧侶們的目光,他們依舊是埋頭吃飯,說說笑笑。

柳逸玄進了雅間,廣元和尚便讓飯堂裏的兩個小沙彌端來兩份齋飯,柳逸玄來看那齋飯,倒也是碗筷整潔、飯菜豐盛,一份白米飯,兩碟青菜,一份豆腐幹,還有兩塊素油炸糕,倒也是清清白白禪意甚濃。

柳逸玄謝道:“有勞師父如此招待,真是打攪了!”

那和尚笑道:“公子大可不必如此客氣。”又說道:“我看公子相貌不凡,舉止不俗,想必府上也是襄陽城的名門大戶吧?這襄陽城的老爺公子們,來敝寺遊玩過的也不在少數,怎麼貧僧對公子卻是有些眼生?”

柳逸玄聽了這話,知道這和尚又要恭維自己,因此隻顧吃飯,並未與他答話,那旁邊的小廝升官答道:“這位師父有所不知,我們老爺可是當朝的一品相國,前些日子才告老回來,你當然不認識我們了!”說罷繼續扒飯。

那廣元和尚經常和襄陽城裏的官宦子弟打交道,也見過不少南來北往的達官和客商,自然懂得尊卑貴賤眉眼高低,雖然佛祖說眾生平等,但身在塵世之中,有誰不是為了那功名利祿疲於奔命?不然也不會有那麼的佛寺道院來供人們修身養性清心寡欲了。有首《世情歌》唱的好: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

門前拴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

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世人結交需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路行心。

有錢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酒肉朋友朝朝有,無錢無勢親不親。

……

這廣元和尚一聽柳逸玄原是相國公子,立馬便另眼相看,連忙起身施禮道:“哎呀,原來令尊就是咱們襄陽城出的那位一品相國,真是失敬失敬!既是相國公子到了,怎能吃這粗茶淡飯呢,來人,把這齋飯撤了,換些上好的果品來!”

柳逸玄連忙攔道:“不用不用,廣元師父不必如此周折,這些飯菜已經很不錯了,再者說,家父已辭官歸田,就不再是什麼一品相國了,不勞師父大費周章!”

“那怎麼能行啊,您是我們寺的貴客,我若怠慢了,豈不是罪過?”

柳逸玄按下這胖和尚,笑道:“在下輕裝至此,就是不願太過張揚,再者說,這齋飯甚合我的口味,您看,我這都快吃飽了。”說著就把碗裏半碗飯給廣元看了看,那廣元見柳逸玄如此謙遜,便不再與他換席,隻在一盤賠笑伺候著。

用過了齋飯,柳逸玄就又到佛院中轉了一圈,卻見廣元引著一位身著袈裟的大和尚來見自己,柳逸玄連忙上前迎候,隻見那廣元一臉堆肉,笑道:“柳公子,這位是本寺監寺智空師父,聽說公子駕臨,特來與公子一會。”

柳逸玄仔細來看這智空師父,約摸五十出頭的樣子,雙目炯炯有神,一臉儒雅之氣,身披一件蜀錦袈裟,頸下帶著一串佛珠搖搖晃晃,倒也是一位得道高僧的模樣。不知這鹿門寺監寺找柳逸玄所謂何事,且待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