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敗回東平(1 / 2)

康王一聲令下,宋軍倉皇逃跑,完顏宗弼帶著人馬追趕了十餘裏,見天色已黑,也不敢追得太遠,隻好收兵回去。

宋軍離了牛山戰場,直往東平逃竄,此時那兗州太守孫文虎已帶著自己的隊伍來到了東平,孫文虎聽到康王在牛山遇到金兵阻擊,急忙帶著自己的人馬前去支援,隻行了十餘裏便看到康王身負箭傷,正由將士們用戰車拉著往回趕來,孫文虎連忙護送康王回城,又安排軍醫為康王療傷。

柳逸玄扶著康王進了東平縣衙,連忙叫來一位須發花白的老軍醫為康王查看傷口,軍醫讓康王躺在榻上,將他上身的鎧甲解開,取來清水為康王清洗傷口。

“啊!”隻聽康王慘叫一聲,引得眾位將領皆過來瞧看,原來是老軍醫把那支箭矢從康王左臂上拔了出來。

柳逸玄來問老軍醫:“老先生,康王爺的傷情如何?”

老軍醫一邊為康王調藥,一邊對眾位將軍言道:“眾位將軍不必擔心,康王爺的傷情並無大礙,這箭頭入肉隻有一寸,並未傷到筋骨,老朽這兒有上好的金瘡藥,敷上之後不消十日便可痊愈。”

眾位將領聽了這話才鬆了一口氣,因為康王畢竟是一軍主帥,又是欽宗的弟弟,若是因傷死在了戰場,那軍隊便無人來指揮了,眼下山東戰場早已亂成一鍋粥,濟州附近的州縣又都在打仗,這正是康王和眾位將軍拉攏人心擴充實力的機會,因此,此時的康王絕對不能倒下。

老軍醫忙活一陣,便將康王的傷口包紮完好,由於康王隻是傷在左臂,其他的地方都還能動換,他見自己並無大礙,便起身來到書房與眾多將領議事。

康王來問柳逸玄道:“柳公子,此次牛山一戰,我軍的損失如何?”

柳逸玄道:“回王爺,具體的傷亡人數目前還沒統計清楚,因為…撤退的時候有些士兵趁機逃往了別處,還有些傷員傷勢不明,不過,據末將初步估計,此役我軍的人馬損失…得有六成。”

“什麼?損失了這麼多?”康王大吃一驚,邊說邊咳嗽了幾聲,表現出一副老病垂危的樣子,引得旁邊的馬夢龍連忙過來給他捶背。

康王對馬夢龍說道:“行了,你別給我捶了,本王今年才二十四歲,一時還死不了,就是嗓子喊得有點啞了,給我倒杯水來!”

眾人聽了吩咐,急忙倒水送來,康王飲了一口白水,隻搖頭長歎了一聲,“唉,這可如何是好啊!”

康王長歎之後,忽然眼睛一轉嗎,對左右言道:“給我拿紙筆來,我要跟我皇兄寫奏折,把這裏的情況跟他彙報一下,順便讓他再給我派些兵馬過來。”

柳逸玄一聽康王要上奏欽宗增兵山東,便對康王言道:“王爺,這恐怕不妥吧?”

“有何不妥?” 康王拿起毛筆對柳逸玄問道。

“王爺,前日京城使者說洛陽已被金兵所得,金兵得了洛陽勢必會向京城逼近,我想聖上此時一定是把京畿的兵馬都用去抵擋西線的敵兵了,哪裏還有兵馬往我們這裏調派啊?即便王爺寫了奏折,我想聖上和兵部也不會同意的。”

康王聽完了這話,便又將手中的毛筆放了下來,點頭言道:“你說的也有些道理,可是濟州一帶的金兵少說也有七八萬人,就憑我們這點人馬,怎麼可能救得了濟王?不行,這奏折我還是要寫的,至於朝廷派不派兵馬來,我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柳逸玄一聽這話,便明白了康王的意圖,康王借此機會向欽宗要兵馬,就是要將東線的壓力轉移給欽宗,如果欽宗不增兵給康王,那麼濟州淪陷的責任就跟康王沒有多少關係了,康王為了救濟王,仗也打了,傷也負了,看似已經盡了力,對天下世人也多少有了個交代,即便日後見到自己的七哥濟王趙栩,那也有了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柳逸玄本想將康王苦勸一回,但想到欽宗也不會再往山東派兵,那濟王也未必還有機會跟康王團聚,也就沒再多說什麼。

次日,康王又派人往濟州打探消息,得知濟王正與金兵苦戰,金兵數次攻城皆未能得逞,便安心了許多,康王又讓人往寧陽一帶打聽,看那完顏吉列是否有撤軍的動向,另外又讓孫文虎從兗州調來糧草,以充盈東平城內的府庫。

又過了一日,人報去往京城送信的使者回來了,康王召集眾多將領來府衙議事。康王看過奏折對柳逸玄言道:“柳公子,還真讓你說中了,聖上的確沒有同意調撥人馬給我們,不過,有一點你卻沒有說中,西線的完顏宗望並沒有急著要向京城逼近,而是派人要與朝廷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