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又來問其他諸將,“各位將軍,你們對此事又是如何看法?”
眾位將軍也都沒有注意,紛紛表示願意聽從康王調遣,康王眼見濟王被困,那濟州的使者又是這般哀求,如果再不發兵前去救援的話,好像是說不過去了,於是便說道:“那好吧,既然濟州有難,我們又是聖上派來援救濟州的,豈能在這裏坐視不管?傳我將令,留下兩千兵馬駐守東平,其餘人馬就地集結,火速向濟州進發!”
眾人聽了將令紛紛稱諾,那濟州使者連忙跪拜叩謝,這時柳逸玄又問道:“王爺,那孫文虎已答應要帶著人馬來東平與我們會合,我們現在起兵去救濟州,是否差人與他通知一聲?”
康王一拍腦袋,說道:“正是,我怎麼把這事給忘了!那個誰,那個何冒在嗎?”
何冒上前言道:“末將聽候王爺吩咐。”
康王道:“還得再讓你往孫文虎那跑一趟,你去告訴孫文虎,就說本王已帶著大軍去救濟州了,讓他趕緊收拾東西到東平來休整,他的隊伍剛跟金兵交戰,暫時就不要跟隨本王北上了,好好替本王守住東平城便可!”
“是,末將一定將王爺的話帶到!”說罷便離了大堂送信去了。
康王從箭盒裏取來令箭交給馬夢龍、向金奎、劉浩三位將軍,讓他們各自清點自己的人馬,用過午飯後到北門口集結待命。
常言說軍情緊急,刻不容緩,宋軍將士用過戰飯便整理旗鼓,來到東平北門集結,那東平團練副使黃文元帶著縣衙的差役前來送別,柳逸玄對黃文元安排道:“黃團練,康王爺已經準許讓你當這東平縣的代縣令,你可得用心的當好這父母官,知道嗎?”
這黃文元一臉苦相,歎道:“咳,我這哪是什麼父母官啊,就是個孫子官,康王爺雖然走了,但是那兗州的孫太守又要過來,他一來,我還得伺候他!”
柳逸玄對他笑道:“得了吧,你就知足吧,別得了便宜還賣乖!你要不想當這個縣令,本將軍另找別人就是!”
“別別別,小人是說著玩呢,您怎麼還當真了呢!”這黃文元連忙笑道。
“你可給我聽好了,此次我們去濟州打仗,你可得好好看守城池,康王爺給你留下了兩千兵馬,你要仔細盯防著金兵的動向,特別是寧陽方向的金兵,昨日完顏吉列已潰逃到了寧陽,我擔心他會卷土重來攻打我們東平。還好孫文虎的人馬用不了多久也會來到東平,你隻要好好輔助他守城便可,如果我們此去能打了勝仗,功勞也有你的一份,你都記住了嗎?”
“記下了,記下了,小的全都按照柳公子的安排辦。”又言道:“小的在這裏祝您與各位將軍旗開得勝,順利打退金兵,成功解救濟州!”
“這還像句話!好了,我不跟你囉嗦了!”說罷柳逸玄便翻身上馬,去到城門口見康王。
康王見諸事已準備妥當,人馬也已集結完畢,便下令拔寨出兵,隻聽三聲炮響,宋軍離了東平北門直往濟州方向前去,畢竟濟州能否得救,且待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