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宋軍所有的將領都來到東平北門準備禦敵,因為昨夜激戰勝負未分,那完顏洪必定會向他父親求援,若那老郡王把駐守汶河的大軍帶來攻城,這小小的東平城怕是難以保全了。也正因為如此,柳逸玄勸說康王要格外留心,隻需死守城池,不要輕易出城交戰,如果能在東平一帶牽製住完顏吉列的五萬大軍,那麼濟州城的壓力就會大大減少,進而也可為兗州來的援兵掃清道路。
自從五日前金兵過了黃河,山東一帶便陷入了戰火之中,由於宋朝地方長官多是文人出身,一旦遇見敵人來襲,不是棄城逃跑便是盲目出擊喪命,因此五日不到便有十幾座城池落入金人手中。這些失陷的城池多是像東平一樣的小縣城,又都分布在濟州附近,金人攻入城池之後,屠殺平民,焚燒房屋,大肆搶劫掠奪糧草物資,因為此次金人長驅南下,糧草補給將是他們最大的困難,如果他們不實行“以戰養戰”的方式,早晚還是會像上一次南下那樣草草收場。
柳逸玄登上城樓,遠遠觀望著遠處的金兵營寨。柳逸玄對康王言道:“王爺你來看,昨夜完顏洪兵敗之後,隻後退了三裏,並未走遠,可見他並沒有死心,我估計他還會再來攻城的。”
“來就來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一個堂堂的宋國王爺,還怕他一個無名小卒!”經過昨夜小勝之後,康王對自己的軍隊信心倍增,他覺得宋軍有城池據守,又有百姓支持,占據了“地利”與“人和”,即便是金兵數量和自己對等也不足為據,因此說起話來也是略微強硬了起來。
“王爺所言極是啊,那完顏小兒昨夜攻城,人馬折了四五千,估計是嚇破了膽不敢來了吧。”說這話的是汝南節度使馬夢龍,他見金兵營寨中並無動靜,便料定這夥金兵勢單力薄,不敢再來攻城。
眾多將領一大早就跑來守城,眼見日頭漸高,卻不見金兵動向,一時也是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眾人正交談間,卻見一名士兵過來稟報,“啟稟王爺,昨日前去兗州聯絡的信使已經回來了!”
“哦?快叫他過來!”
負責去兗州聯絡的這名小將是馬夢龍帳下的一名七品校尉,姓何名冒,年紀也就二十五六歲的樣子,身材清瘦,骨骼精奇,上身穿著一件黃羅衫子,頭上紮一條青色皂巾,看起來是個販夫走卒的裝扮。這何冒因年少時曾學習過“神行術”,善於奔跑,能日行三百裏,故而被馬夢龍收做為哨探總長,昨日康王占領東平之後,隻想著要與兗州太守聯絡,若能與兗州援軍合兵一處,那麼和金人打起仗來便有了勝算,於是就讓何冒帶了書信前往兗州送信。
何冒來到康王駕前跪拜行禮,康王問道:“何冒,可曾將本王的書信交給兗州的孫太守?”
那何冒答道:“回稟王爺,小的昨日天黑便到了兗州,可是……並未見到孫太守。”
“什麼?真是個廢物!這點事情都辦不成。”康王見派出的信使竟是個沒用的草包,大老遠去了一趟,連兗州太守的人都沒見到,不禁大怒。
“王爺息怒,且聽小的把話說完。昨夜小的到了兗州,那兗州太守孫文虎並不在城內,小的多方打聽才得知,原來那孫文虎早就知道濟州被圍之事,隻是畏懼金兵的威勢,遲遲不肯發兵北上,昨天午後有人見欽差帶來聖旨送到太守府上,估計是聖上料到孫文虎會畏戰不前故而降旨催促。那孫文虎得了聖旨便往城外大營集結兵馬去了,小的得知之後又往城外大營追趕,誰曾想那孫太守已將兵馬集結完畢,帶了三萬大軍一路北上了,所以小的才並未見到那孫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