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商量完畢,柳逸玄對東平的敗軍言道:“你們守城不力,棄城而逃,本該將你們按軍法處置,但考慮到現在是用人之際,本將軍就暫且不追究你們的罪過了,現如今康王千歲正要往東平行軍,你們就隨我們一同前往吧。”
柳逸玄安排好這夥殘兵敗將,急忙回到林中向康王回話,將這夥敗軍的情況向康王一一說明,康王得知東平失守,一時驚恐不安,問道:“他們可曾說東平有多少的金兵?”
柳逸玄回道:“那軍頭說有一兩萬的金兵攻城。”
“什麼?一兩萬?那這……”康王聽到金兵有一兩萬人,又有城池據守,一時猶豫不決。
“千歲,那軍頭的話豈能全信?他謊稱金人有一兩萬,無非是想為自己丟掉城池開脫而已,依末將估計,金兵絕對沒有這麼多人來!”
“你怎麼知道金兵沒有這麼多?說不準真有兩三萬人馬駐守在東平呢!”康王知道宋軍的戰鬥能力跟金兵不在一個檔次上,且金兵多騎兵,騎兵的戰鬥力是宋軍步兵的數倍以上,如果真有一兩萬金國騎兵守在東平,就憑自己帶的這三萬步兵,肯定不是他們的對手,因此一時心裏畏懼起來。
“千歲,您想一下,金兵的大部隊正在圍困濟州,這小小的東平縣怎麼可能讓他們出動這麼多的人馬?依末將看來,這股金兵一定是前來探路的,因為濟王千歲已經向兗州、青州求援,那兗州兵馬若是前來救援,必定會經過東平一線,金人奪了東平就是想切斷濟州和兗州之間的聯係,既然我們要救濟州,必須要奪回東平縣城,隻有守住東平一線,才有可能和兗州方向的援軍合兵一處,一同去解救濟州之圍。”
那劉浩聽了柳逸玄之言,覺得他分析的有些道理,也在一旁對康王諫道:“是啊千歲,柳公子所言有理,金兵現在有十幾萬大軍,如今要救濟州,光靠我們的這點兵馬肯定是不夠的,不如先奪回東平有個落腳的地方,然後再命人往兗州送信,讓兗州太守帶兵北上,與我軍兵合一處,這樣才能與濟州城內的兵馬裏應外合。況且金兵今早才占領的東平,還沒有站穩腳跟,我們現在突然殺進城去,必然讓他們措手不及!”
康王聞言,一時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案,隻好同意了柳逸玄和劉浩的主張,命劉浩帶著相州人馬前麵開路,一路向東平殺去。
在原先的那夥東平敗軍的指引下,宋軍直奔東平縣南門而去,此時的金兵正在城中燒殺搶奪,並沒有多少兵馬在城樓上站崗放哨,宋軍趁其不備殺入城中,與金兵在城內混戰半日,隻殺的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其實這股金兵人馬不足一萬,隻是負責前來探路的,因見東平城守軍稀少,並且城牆年久失修,便趁機偷襲了縣城,金兵得逞之後本以為宋軍倉皇逃遠,卻不想他們又反殺了回來,一時驚慌不已,又見宋軍人馬眾多,裝扮和兵器與東平的地方軍隊大不相同,因此也不敢過多戀戰,搶了東西之後慌忙逃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