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小別重逢(1 / 3)

靖康元年五月初五,天氣晴轉多雲。

端午節在北宋就已經成了傳統節日,北方人過端午,出來插艾草、吃粽子之外,還喜歡外出走走,因為夏天即將到來,人們選擇到城外騎馬郊遊,一來是散散心,而來也是鍛煉一下身體,聞著艾草的香味,祈求自己百病不侵。

端午節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而此時的北宋,最缺少的就是屈原這樣愛國的人。

欽宗皇帝招來文武群臣,讓禦史中丞秦檜將賈誼的《吊屈原賦》給朝中的大臣們讀了一遍,又給他們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希望他們能忠於自己,替他把這江山給保住。

柳逸玄在家裏也是無精打采,雖然答應了宗澤要到“勇”字營做中軍書掾,但軍中也並沒有多少文案要做,一時也有清閑如故。

剛吃過午飯,就聽升官從前院跑來向他報告。

“公子,公子,你快出來,你看看誰來了!”

“你喊什麼喊!大驚小怪的,我正打算睡午覺呢,都被你吵醒了!”柳逸玄對升官訓道。

“公子,你趕緊出來,你看看誰來了!”升官一邊說一邊笑,見他拉出房門。

柳逸玄披上長袍,係著腰帶就被升官拉到院子裏,嘴裏還念道:“誰來了啊,你這麼大驚小怪的?”

柳逸玄走出院門,抬頭定睛看去,立馬喜上眉梢,破顏而笑。

“玄哥哥,幾日不見,你可好啊?”說話的正是靈兒,她深情的望了柳逸玄一眼,腮邊又露出一對淺淺的酒窩。

“靈兒!怎麼是你?你怎麼來了!”柳逸玄難以隱藏心中的喜悅,急忙跑了過去,這幾日不見靈兒,他是食不甘味、夜無好寐,今天看到靈兒來了,真是喜從天降。

“我在宮裏待了這幾天,覺得還是在外麵好玩,就跟母後說了,母後就恩準我,可以常來姨娘這邊住著!”靈兒笑著說道,其實是她這幾天看不到她的玄哥哥,心裏時常牽掛,才求著太後恩準她出來的。

“是嗎,你以後可以常在我們家住了!這真是太好了!”柳逸玄一時高興的眉飛色舞。

升官說道:“公主,您是不知道,這幾天我們爺看不到您,他是茶也不思,飯也不想,成天跑到你住的小院裏發呆!”

靈兒一聽這話,倒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柳逸玄連忙對升官喝道:“你小子胡說什麼呢,誰…誰整天茶不思飯不想的,我這胃口好著呢,別胡說八道!”又對靈兒傻笑道:“別聽他瞎說,我是擔心妹妹生我的氣,以後再不願意理我了,我就是想跟你好好陪個不是也沒有機會了,我是擔心這個才…嗬嗬,你懂得…”

靈兒聽了這話,心裏早已明白他的意思,自己何嚐又不是這樣,她盼望著能天天跟她的玄哥哥在一起,不論發生什麼事情,總覺得有了心靈上的依靠,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隻把柳逸玄當成一個大哥哥,而更想把他當成一個可以信任、可以依賴、可以永遠陪伴的靈魂伴侶。

範夫人知道公主要來,早已把之前靈兒住的小院給收拾妥當,又安排了幾個婆子丫頭到這邊伺候著,柳逸玄和靈兒一時你儂我儂,形影不離,二人的關係與以往大不相同。

閑言少敘,一連又過了十餘日,柳逸玄帶著靈兒到郊外騎馬遊玩,出了東門,便是汴梁郊區,汴河水自西向東穿城而出,緩緩向著東南方向流去。

靈兒剛學會了騎馬,便愛上了這項運動,她握著韁繩,踩好馬鐙,像一個天真的孩子一般馳騁在郊外的田野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