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曹門”外正是漕運的碼頭所在,汴梁城有七十多萬人口,大部分的糧食都是靠這些漕運的船隻從江浙一帶運來,由於汴梁城內的河道較窄,許多漕運船隻隻得收了風帆,到岸邊雇來一些纖夫拉船。
此時已是下午,各地的船隻都基本上卸了貨,幾個掙了錢的纖夫們買了些酒肉高興的正要往家趕。“王婆婆肉餅店”也關了門,想來今天的生意不錯,肉餅也都賣光了,幾個散了學的孩子手裏拿著風車在街上相互追趕嬉戲。
汴梁城的街頭一片祥和寧靜,富人和窮人都在各自的生活裏相安無事。柳逸玄覺得這種祥和仿佛是暴風雨到來前那陣安靜,安靜的令人恐慌。
柳逸玄走了不遠便看到一座寬大的木製拱橋橫跨在汴河之上,宛如雨後的一道彩虹,連接了兩岸的繁華。柳逸玄知道這就是張擇端畫的那座“虹橋”,他連忙跑了上去,用腳跺了幾下橋板,看看是不是結實,顯然這沒有必要,因為汴梁城每天都有大量的行人車馬從此橋經過。
柳逸玄扶著橋欄往橋下伸著頭去看,隻見整個橋身是完全的木質結構,碗口粗細的椽木一律榫接而成一體,各個接頭整齊鉚並,嚴絲合縫,渾然天成。柳逸玄不禁讚歎古代工匠的技藝之高超,隻可惜相關的建造圖紙和工藝已經失傳,後人單單憑借一副畫上的圖形,難以再將這座橋梁複製。
過來虹橋便是“拐子街”,不知是因為這裏經常有人口失蹤還是如何,起了這麼個街名,升官說的那家“古鼎齋”就在這條街上。
古鼎齋的掌櫃姓錢,名叫錢世良,四十五、六歲的年紀,又高又瘦,兩撇胡子,標準奸商形象,此時他正在店中整理字畫,卻看到柳逸玄和升官走了進來。
錢世良連忙上前招呼,“這位公子,裏麵請!是要看看字畫嗎?”
柳逸玄笑道:“過來看看。”
錢世良看這柳逸玄覺得眼生,想來不是外地的客商,也是城裏的新貴,便問道:“我看這位公子氣度不凡,不知府上是?”
“我們老爺是當朝相國柳大人!”升官搶著答道。
“哦,原來是柳相國的公子,久仰久仰!”錢世良眯著眼睛笑道。
柳逸玄看了他一眼,心裏道:“久仰你妹啊!你知道我是誰啊,你就久仰?”便又笑道:“我今天來就是想到你這店裏看看,不知掌櫃的手裏可有什麼好貨沒有?”
錢世良笑道:“小店雖然簡陋些,但是好貨還是有些的,公子是頭一次來,想必還沒聽說過我們店裏做過的買賣。這京城裏的王公大臣家的古董真品,多了小人不敢說,至少有一半都是小人經手的。”
“哦?錢掌櫃果然有能耐啊!不知你這店裏是否還有些名家書畫,拿出來也讓我們長些見識!”柳逸玄也來了興趣。
這錢世良見他來路不明,也不知道他的目的何在,便笑道:“要說名家書畫,小店倒還真有幾幅,公子既然要看,小的便拿來展示一下,也請公子鑒別一番。”說完便回到後房的櫃台,取了一條畫軸,說道:“小的這裏有一幅東坡居士的字,想來請公子鑒別一下!”
“哦?蘇東坡的字,那可是一字千金啊!打開來看看!”柳逸玄道。
錢世良緩緩打開畫軸,果然是一幅裝裱精美的行書作品,字裏行間的確透出豪邁瀟灑之氣,有道是:筆走龍蛇吞霄漢,尺寸丹青值萬金!到底柳逸玄能看出什麼名堂,且待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