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就是我請來的規劃師——高粱。”
幾人剛一進門,嚴剛就介紹了一下,隨後進入了正題。
“我之前與高粱研究了一下,對城建規劃一事有了一些想法。仲業,將現有縣城的城牆修繕一番作為內城,在內城之外,擴建出來一塊地方作為軍事建設的地區,到時候駐軍也駐紮在那裏。然後在建上石質外城牆。你看如何?”
文聘聞言沉吟片刻說道:“善,石質城牆防禦力與夯土城牆不可同日而語,既如此,主公若是財力允許,打造一個石質城牆自然為好。”
嚴剛點點頭說道:“嗯,現在不是考慮錢的問題。錢慢慢總會夠的,但是先期的規劃可不能因為錢畏首畏腳的。要不然到了後麵,手裏有錢想要幹點什麼可就畏首畏腳的了。那麼,外城區的軍事建設仲業有什麼意見?”
高粱也同一眾主管一般坐在右側的椅子上,雙腿上還放著一個小本子,仔細的聽著幾人之間的對話,不時的在小本子上勾勾寫寫著。
“主公,聘要求在外城區建設標準中型軍營四個,標準大型軍營一個。城池四方要建立甕城以加強防禦,甕城之內設立中型軍營以屯兵就地守衛城門,大型軍營設立在正北方向外城區,城南方向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戰事一起,有石質城牆和甕城保護,中型軍營千名將士穩守城池一段時間不成問題。而大軍大營則可以隨時快速向東西方向支援。”
“外城城防要按照高標準建設,城高7米,頂寬7米。護城河、吊橋、箭樓、閘樓、馬麵、垛口、角樓都要有。護城河環於城外,繞城一周。河寬要求15米,深2米。甕城城牆上設置閘樓、馬麵以及垛口,外城城樓上設置箭樓、馬麵、垛口與角樓。”
聽到這,嚴剛想起了襄陽古城的堪稱絕地的防禦設施,出言說道:“仲業,為何不直接建設最高標準設施?城牆建他個10米12米的,護城河……弄它50米再說把。”
“稟主公。我裕田縣並非什麼軍事要地,不過是我軍根本而已。非大事不會有大軍大動幹戈的。那麼高的城牆所對應的防禦設施,50米的護城河所連帶的巨額維護費用,負擔太過沉重。而且,單單如此的防禦規模,聘自領萬名將士,哪怕有數萬精兵前來攻城,聘也有信心固守數月!裕田縣如今為主公之根基所在,如若與主公之預想一般,即使將來主公升任零陵郡太守一職,這裕田縣依然會是主公的根基所在。然如此規模的防禦能力已經足夠了,多則無益。”
暈……整了半天是這麼回事。也是,自己這地方就是一個小縣城,7米的城牆還有15米的護城河已經夠雷人的了,守著自己的這點家底還是綽綽有餘的。
嚴剛心中羞燥,臉上卻是不動聲色的點頭道:“嗯……仲業說的是,那就按照仲業說的辦。”
高粱聞言又是唰唰幾筆在小本子上記了起來,隨後抬起頭問道:“文將軍,甕城與外城城牆的軍事設施已經記載完畢,甕城城內設施也已記載。不過外城城區內設施除了軍營之外還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