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2)

玉無塵緩緩走在通往德昭寺的路上。

像一名普通的行人一樣,他沒有絲毫可以引起人的注意的地方。但他的普通也不是那種一般的普通,因為你怎麼看他也不像那些民工、學生之類,雖然他目前隻有二十來歲左右,卻沒有這個年齡階層所

特有的那種輕狂與充滿冒險的心態。相反,在他心中,永遠追求的是一個靜字,無欲無爭。正如他的名字一樣,無塵,不欲沾染人世間的俗塵。

不過今天他又破例動手了,而且還多少運用了點功力。

因為他如果不這樣做,可能會有一條無辜人命消失。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況且在他的想法中,處於這個世界的每個擁有意識的生命體都有它們存活下去的必要。所以,他才出手救了那位姑娘。

為了不惹麻煩,一看局勢穩定後,他馬上用快速的身法離開了現場。

這件事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偶然的舉止,沒怎麼放在心上,平時遇到了也經常這樣做,現在他隻是在為今晚的禪坐找一個理想的地點,那就是本市最大的寺院――德昭寺。

對於居無定所的他,能找到一個比較安靜的地點進行禪坐,確實不容易。換過幾個地方後,比較理想的也就是目前正前往的德昭寺了。

德昭寺是作為B市最大的寺院,也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它的建築風格以及寺院中的布置,各尊佛像的設計,當然還有它那種濃鬱佛文化氣氛,吸引著廣大的遊客們前往觀瞻,可以說是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完全衝擊了佛門這一清靜地,但卻也對佛教的宣傳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到了夜晚,遊客不再,清燈臥佛,寺院中隻剩下和尚,恢複了它所特有的清淨。玉無塵第一次慕名而來的時候,剛好也是晚上。

輕叩寺門,迎客僧端詳了他一會兒後,把他領到了方丈室內。信緣方丈在玉無塵進房後,不出一言,玉無塵也亦然。兩人隻是用眼神對視了幾分鍾,便各自領會了對方的思想與觀點,這是一種心的交流,純意識上的交流,雖然沒用上言語,但卻充分表達了雙方的意思。從那以後,玉無塵成為德昭寺的一位常客,經常來寺裏進行禪坐,偶然也與方丈討論一點禪理,但最主要的還是禪坐,通過禪坐,不僅可以恢複一天來的精、氣、神、體等各方麵的元氣,也能借此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修為,確實是一舉兩得。

但他並不強求,不是每天晚上都進行禪坐的。今晚也不例外,隻是覺得有股進行禪坐的衝動了,一切順其自然,他才又到德昭寺來的。

跟往常一樣,在與開寺門的小沙彌合什還了個佛禮後,玉無塵就直接來到了他進行禪坐的禪房裏麵了。

裏麵空空的,除了一張床,上麵鋪著一張禪坐專用的軟墊外,就隻剩下兩把椅子和一張桌子了,這還是為了方便偶然間信緣方丈造訪時討論佛理才設的。因為這一切對玉無塵來說都無所謂,隻要能坐下來,就行了。最重要的反而是四周安靜而祥和的環境,這對禪坐時的深度和廣度都有很大的影響,當然對修為的幫助會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