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章編輯大意(下)(1 / 3)

課四十八釋鐵

掘別煉釘鍵

鐵生礦中,初掘出時,雜有別質,以火鎔之,則鐵質流出,即為生鐵。傾於器模中,鑄成器物,質脆不受錘擊,但能任重而已。

若取生鐵,再以火煉之,其質即堅,錘擊不斷,是為熟鐵。凡犁鍤釘鍵等物,皆熟鐵所為也。

若取熟鐵,再用烈火鎔煉,驟浸水中,使之速冷,即成鋼鐵。其質既能任重,又受錘擊,鋒利可割玻璃,故刀劍等器,皆以此為之。

課四十九觀鐵政局記

鐵政局廠鏽累累礦征

石炭燎

某處有鐵政局,張君導其二子往觀焉。

先詣生鐵廠,見塊石累累,形如鏽鐵,父曰:“此礦鐵也,中含鐵兼有雜質,其物重,乃含鐵之征也。”兒曰:“礦鐵何來?”曰:“從礦中掘得者,鎔之則鐵出矣。”

兒曰:“鎔之何如?”曰:“兒不見高大之爐乎,法取礦鐵,雜以石炭投爐中,燎以大火,雜質或變為灰,或變為石,鐵則成流質,而沉於爐底。”兒曰:“其何以取之?”曰:“以砂為槽,爐底有孔,鐵由孔而入槽,由槽而入於模。其模亦以砂為之,不久即冷,是為生鐵,可鑄鍋釜等物。”

課五十續

汽船螺旋軸煤

兒曰:“亦可製釘、鎖乎?”曰:“否。生鐵甚脆,不耐錘擊,故又有熟鐵廠焉。法取生鐵投大爐中,燎以大火,及紅,取出,置大錘下擊之,則雜質去而鐵益固。其錘以汽機動之,此時之鐵,猶長條形也,再煆以火,置軋床軋之,鐵乃成片矣。經此煆煉,然後可製一切器矣。”

複導觀煉鋼廠,乃取鐵,雜鹽灰炭煤煙煤之煤等物,煆以大火,取出,驟浸冷水中,則成鋼矣。

又詣一廠,適製汽車輪,三大錘而輪成矣。又鑄一汽船,機之螺旋軸,約重一萬五千餘斤。所需石炭,約值銀五千圓。

課五十一規條說

會集公所規條束縛鉗製①

茶坊酒肆悟

凡眾人會集之所,如學堂公所等類,必有規條,規條者,束縛人,鉗製人,使人不得自由,何可憎之甚也。雖然,即以學堂論,課時及臥時不得談笑,此學堂必有之規條也。

爾輩試思之,課時而談笑,則學堂如茶坊酒肆,必令教者學者耳煩心亂,而談笑者之多言廢學無論矣。臥時而談笑,則終夕喧嘩,欲臥者不得臥,同室之人皆受其累,而談笑者之廢寢勞神無論矣。然則規條之設,害人耶,抑利人耶,爾必當自悟矣。

①鉗製:用強力限製,使不能自由行動。

課五十二火車出軌

矜鐵軌平原小時言次

思索躍轟然陷循自全

冒昧越馳騁

某火車自矜其能,而惡鐵軌之害己也。嚐自語曰:“以吾之能,若去此軌,令我得馳騁平原間,一小時何止行八九十裏乎。”言次不暇思索,一躍出軌,歎曰:“快哉此行也,今而後得自由矣。”未及二十丈,前臨大江,轟然陷,尾車隨而下,死傷者數百人。

夫火車之有軌道,猶人之有規條也,人以守規而自保,火車以循軌而自全,冒昧越軌,自害害人,不守規之人,其戒之哉。

課五十三自重

遺溺警察吏讓禁令

某甲遺溺於道,警察吏見之,讓曰:“汝豈不知禁令乎?”甲曰:“我謂君不及見,故遺耳。”吏曰:“是何言歟!人雖不及見,子獨不自重耶?且禁令者,為眾人而設,非為警察吏而設也。若人盡如爾,則道路臭穢,行者苦之,子獨何利焉?”甲愧而謝之。

課五十四釋銀

硫磺水銀沾光彩鍍

銀初出礦,尚雜硫磺、金、鐵、銅、鉛等質,欲得淨質,須將銀塊錘碎,和以水銀,置水中攪勻,令銀與水銀相黏,乃投爐內,鎔以烈火,則水銀化氣飛去,而所存之銀,盡成淨質,雖置之空氣中或水中,亦不生鏽。唯畏硫磺,銀器常有黑色者,以沾硫磺故也。銀有光彩,鑄錢幣、造首飾者多用之,或取鍍他質上,視之與真銀無異矣。

課五十五釋銅

英國新金山搓錫古銅白鉛

產銅之處甚多,而最盛者,莫如中國、日本、英國、新金山等處。其色紫,可錘為薄片,抽為細絲,惟質異金銀,最易生鏽。鏽即銅綠,毒能殺人,故物以銅製者,切不可入口。

銅之用甚廣,除鑄錢外,凡鑊勺等器,均用之。唯當勤於洗刷,使不生銅綠,則其毒不至入食物中也。雜之以錫,即為古銅,可作鍾磬。雜之以白鉛,一名倭鉛。即為黃銅,較之淨銅,質堅而可用矣。

課五十六釋鉛

純擔簷霤①色料信石彈

鉛礦鮮有純者,常雜硫磺,亦有銀在其中。英國歲采鉛一百零三萬三千擔,得銀四十二萬兩。

金類中除水銀外,以鉛為最軟,屋頂簷霤俱以鉛為之,然其性毒,凡飲食之水,不可盛鉛器中。簷霤之水本不可食,然亦有衛生學家謂食之無妨者。若蒸醋令熱,以鉛片置於氣上,即成鉛粉,可作色料。雜以信石,則軟變為剛,可作槍炮之彈矣。

①簷霤(liù溜):此處作屋簷溝解。

課五十七釋錫

曲帖

錫之色白如銀,其質堅不如金,而勝於鉛,雖久不變,即遇濕氣,亦不至壞。揉之易曲,煆之易鎔,其色光澤,久不生鏽,故金類中之易生鏽者,往往以錫為皮,如世人所用之白鐵,即包錫之鐵皮耳。凡銅器尤宜以錫為皮,可免鏽毒入食物中。

錫與水銀相合,以帖鏡背,光可照人,與銅相合,則成古銅。而諸金之焊,亦非此不成也。

課五十八釋汞

呂宋舊金山等銀硃測

寒暑表風雨表

水銀一名汞,呂宋、新舊金山、中國、日本多產之。其礦多雜硫磺,必用火煆之,水銀變氣上騰,承以瓦器,器冷而水銀即凝結矣。名曰水銀者,因其流動如水,而色略等於銀也。遇極寒則凝結不動,夏日遇大熱,即略飛去如蒸汽。

其性有毒,不可入口,以硫磺雜之,可作銀硃。其淨者,則用以製寒暑表、風雨表,以測天時。

課五十九論妒忌與爭勝之別

妒忌爭勝褒獎嘲笑冀

責益損慕

爭勝之心,與妒忌之心,皆由見人之賢能而起。然二者一善一惡,一有益,一有損,最宜辨明。如在塾中,見一生勤學守規,得師褒獎,有爭勝之心者,必慕而效之,且思勝之。有妒忌之心者,必嘲笑之,且冀其有過而受罰。

人無爭勝之心,則人勤我惰,人進我退,學必不成。有妒忌之心,則不知責己,唯知怨人,學亦必不成。故妒忌之心不可有,而爭勝之心不可無。

課六十麥穗

熏風①浪穗俯狀昂頭

搖曳②態指仰自滿驕

才學

初夏之日,張君挈其二子,遊於野。熏風南來,麥田如浪,一望皆金黃色,蓋麥已熟矣。實累累,穗重作俯首狀,獨一穗昂頭直立,搖曳風前,有自矜之態。張君指謂二子曰:“他穗俯而此獨仰,其實空也。故中空者常自滿,世間實有才學之人,必不敢驕,其驕者乃中無所有耳。”

①熏風:東南風,和風。②搖曳(yè葉):飄蕩。

課六十一地球

地球儀解卒遠視鏡濱

眺覽遼闊無際桅有頃

帆蔽次灣語恍然見

某兒見室中小地球儀,問曰:“地形之圓若此球乎?”父曰:“然。”為解其理,兒卒不信。

一日父以遠視鏡,偕兒至海濱眺覽,水天一色,遼闊無際,惟遠見一物,有若桅頂者。父曰:“船且至矣。”有頃,即見若帆形者,父曰:“有他物蔽汝目者乎?”兒曰:“無之。”曰:“然則何以先見帆頂,次見帆乎?”兒不解,曰:“地蔽之耳。船所在之處,地形已灣,故帆與帆頂不能同時見也。”兒曰:“地何以有灣形?”父曰:“我嚐語汝曰,地形圓為球,爾豈忘之乎?”兒恍然悟。父曰:“惟圓,故稍遠即灣,見帆頂時,其帆與船身,猶在地下也。”

課六十二說地球之大

引平原曠野上海縣計

倍論

爾輩居城市中,不知地之大也,引而至平原曠野間,一望無際,則以為地誠大矣。然目所能及者,僅上海一縣之地,數百分之一耳。

則以為上海大矣,豈知中國之地,如上海大者,以數千計乎。則以為中國大矣,豈知地球之麵,水居三,陸居一,陸地之上,如中國大者,計十三四,以三分之水合計之,中國僅居全地球四十三四分之一耳。則以為地球大矣,然天下之物,尚有大於地球千萬倍者,且俟他日論之。

課六十三釋土

地殼淋炙腐爛韌泥偏

詳細考辨設法

土者,非生物之一也,植物賴之以生,而動物又賴植物以生,故土亦為養生之要物矣。土為石所變,地麵之石,雨淋日炙,風吹水激,腐爛成土,惟變土之石,各有不同,故各處之土,其質不一。

然地麵之土,約為三種石所成:一沙石,一灰石,一韌泥。農家論土質,即分為沙土、泥土、灰土,而土之兼含三質者,其性鬆而肥,植物最易茂盛。唯三質每不能均勻,常有偏多之一質,故農家必詳細考辨,而後知某土宜種某物也。

課六十四說水

和平安穩享濾航海

水為養生至要之物,地球上無水,則人、畜、草、木皆幹枯不能生矣。其為物也,能使人食物易消,性情和平,夜眠安穩,故多飲水者享上壽。然水不能俱清,如飲濁水,則有損而無益,故以濾過之水為佳。濾之之法,用一盆,盆底有孔,鋪細砂小炭兩三層,注之以水,水自盆底而出,即可飲矣。凡海水含鹽太多,人不能飲,蒸水為汽,複化汽為水,水中乃無鹽質。彼航海之人,欲飲海水,必用此法也。

課六十五自立說

辱依得誌長春藤蔓生

踞顛崩

人莫貴於自立,而莫辱於依人。依人而生者,雖大得誌,不足貴也。

長春藤,蔓生植物也。緣牆而上,高踞其顛,意得甚,見玫瑰樹而小之。玫瑰樹語曰:“予雖小,然乃無所依而自立者;子誠高矣,不幸而牆崩,惟有伏地而已。”噫!如長春藤者,即終身高踞牆顛,其高也,乃牆之高,非藤之高也,況並此而不足恃乎。世之不能自立者,當知警矣。

課六十六不輕受惠

窮困濟一端賦閑①援

自活諾卻嘉惠值竊盜

人不幸而窮困,苟非萬不得已,不當求濟於人,此亦自立之一端也。

昔有工人某賦閑,貧乏不能自存,乃求援於某善士曰:“某年方壯,力能自活,不幸賦閑,以至窮困,君能一援我乎?”善士曰:“諾,請俟明日。”及期,善士親詣工人家,授以銀圓二枚。工人笑而卻之曰:“敬謝嘉惠,然不敢受也。某頃已受事,且得值矣,若再受此,與竊盜無異焉。”如工人者,可謂能自立者矣。

①賦閑:晉代潘嶽辭官家居,曾作《閑居賦》,後來因稱沒有職業在家閑居為賦閑。

課六十七釋鹽

鹽湖鹽井彙區陽光撇

鹽為日用必需之物,亦至寶也。惟其物甚夥,故價極賤。地球之麵,洋海居四分之三,皆產鹽處也,然鹽不盡產於洋海,當有鹽湖、鹽井等類,產鹽以供民用。

製鹽之法,其在熱地,則彙水於一區,曝之以日,水消而鹽自成。其在寒冷之處,陽光力薄,不足曝鹽,必和水與牛血,用火煎熬,頃之雜質隨牛血上升,撇去再煎,必煎三四次,雜質盡去,然後緩火煎熬,水消而鹽成矣。

課六十八說海水雲雨

循環涸

海者,眾水之所聚也。日曝其上,水化為汽,輕清上浮,是之謂雲。然海中有鹽,而雲無鹽味,蓋水能化汽,鹽不能化汽,其質仍留海中也。

雲遇冷氣則化為雨,雨落於地,分入江河,江河之水,仍歸於海。然則水、雲、雨,實一物也。由海水而變雲,由雲而變雨,由雨而變海水,循環不已。而地球上之水,雖千萬年不能涸矣。

課六十九空氣

四旁泅溺

某兒問於父曰:“或謂人在空氣中,空氣果安在耶?”父曰:“首之上,身之四旁,無非空氣也。”兒曰:“然則我身為氣所包矣,然能往來自若者,何也?”曰:“爾謂空氣如磚牆板壁堅定不動者乎,非也。水性流動,善泅者亦能遊泳其中,而空氣之輕細流動,尤甚於水,身之所往,空氣即讓之,故人不能覺也。”兒曰:“溺水者必死,在空氣中則不死,何也?”父曰:“人必吸空氣而能生,故手掩口鼻,則悶,久掩,則斃。溺水者不得吸空氣,故死。人之不能離空氣,猶魚之不能離水也。

課七十說空氣

高高圓穹①青蒼隻養氣

淡氣

吾人見高高在上者,呼之曰天,其形圓穹,其色青蒼,必以為實有一物在上,惟高不可捫耳。豈知實無他物,乃空氣也,乃即吾人日日呼吸之空氣也。此氣自地麵起,高至約十八萬尺而止。本係無形無色之物,唯愈積愈厚,而自遠觀之,始有青蒼之色矣。既名之曰空氣,人必謂空中隻有此一氣耳,豈知實非一氣,乃兩氣合成。其一曰養氣,以其能養人也;其一曰淡氣,以其不能養人,而能解養氣濃烈之性也。

①圓穹(qióng窮):圓形的像天空中間隆起四周下垂的形狀。

課七十一不欺

自欺自主述東漢舉

茂才令謁懷故人元

河南先生危坐

一事也,明知其不善而為之,是自欺也。自欺之人,其心不能自主,可恥哉,述不欺兩事為法。

東漢楊震①所舉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去。

元許魯齋先生②暑中過河南,渴甚。眾見道旁梨,爭取啖之,先生獨危坐不動。或曰:“世亂梨無主。”先生曰:“梨無主,我心獨無主乎?”

①楊震:字伯起,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後任朝廷的司徒、太尉,是職位極高的官員。在他擔任東萊太守時,路過昌邑,他過去舉薦過的秀才王密懷金謁見,被他拒絕。②許魯齋:元代理學家,名衡,字仲平。曾勸元世祖以程朱理學治天下,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兼國子祭酒,有《魯齋遺書》。

課七十二有過不諱①

狂歡躍觸猶豫諱

王君將率二子出遊,二子喜欲狂,歡躍室中,幼子誤觸盆蘭,蘭折。父入,見之,怒曰:“我費心力種之,爾不慎而傷之,不罰何以警後。爾兩人毋得出遊。”幼子初猶豫,已而從容言曰:“折蘭者我也,兄無罪。”父喜曰:“有過不諱,信也。信之可寶,豈蘭之比乎。”遂率二子俱出。

①諱(huì會):因有所顧忌而不敢說或不願說。

課七十三華盛頓

米利堅①開國主白誠實

株直任

華盛頓,米利堅開國之主也,各國之人,鮮不知其名者。

少時或授以一小斧為玩具,頓戲斫庭前櫻桃樹,削其皮。父見而大怒,然未知頓斫之也。頓初猶豫不敢言,卒乃自白曰:“此實兒所為也。”父喜其誠實,抱而語之曰:“櫻桃千株,能及誠實之可貴耶!夫人不能無過,既有過矣,即當直任不諱,不然,是一過之外,又加一不信之過也,其可乎哉!”

①米利堅:即美利堅,當時譯為“米利堅”。

課七十四防患雜語一

駭瘋癇①過切被吹

古語雲:戲無益。嚐見兒童有戲作駭人之事者,此事最危險,若其人驚懼過甚,能成瘋癇病,切宜戒之。兵器不可玩弄,既防自傷,亦防傷人。火柴火藥等類,切勿玩弄,恐致火災也。若見人身上之衣,被火焚燒,切勿吹撲,吹撲則火愈熾,宜取單被緊裹全身,惟露其口,如此則火不得養氣,即能自滅矣。

①瘋癇:瘋指神經錯亂精神失常,癇即癲癇。

課七十五防患雜語二

燃著炸裂煤氣燈泄漏因循

延誤

燃著之紙,勿投茅廁中,防炸裂也。用煤氣燈之室,如覺有煤氣泄漏,不可取火入室,亦防炸裂也。下車之時,必俟車輪全停方下,否則必受傷。汗時勿飲涼水,勿受大風,先取手巾將汗拭幹,方可易衣,能暫不易衣,令汗自止,尤善。身內覺有不適,即告明父母師長,請醫速治。病初起時,治之易愈,不可因循延誤,致成大病也。

課七十六煙與汽之別

焦熏驗泡

昔有兒童遺帕於河,其母拾而曝之,兒在旁呼曰:“帕上生煙矣。”母曰:“兒以為煙耶?試燃此燭,以紙就而熏之。”兒曰:“紙已黑且焦,欲燃矣。”母曰:“更置帕上驗之。”兒曰:“紙濕潤矣。”母曰:“更取一盆置帕上。”兒曰:“盆濕且生微泡,如露然。”母曰:“煙能令物黑,而焦汽能令物濕而潤,故帕上所生者,非煙也,乃汽也。水為日曝即化為汽,故遇冷物如盆者,即複變為水,而成微泡矣。”

課七十七說汽

容迸裂嚴閉噴風輪

取水一盂,置風日中,數日之後,水即自幹,然則水果何往耶?無他,化為汽耳。化汽之後,其所占之地較水大一萬四千倍,故一盂之水,若使化為汽,則必有一萬四千盂以容之。若以過小之瓶盛此汽,而嚴閉其口,則瓶必迸裂。若於瓶上鑽一小孔,汽自噴出,其力甚大,以風輪近之,即自轉矣。二百年來,西人因蒸汽之力,創造汽機,以代人力,而汽船汽車,尤汽機之最有用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