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注定是盡享齊人之福的一晚。
徐洋並沒有將原因和於海棠解釋的特別清楚,但於海棠自然是完全聽了徐洋的意見。
當天上班就向廠裏遞交了買斷工齡的申請。
這樣的機會其實並不多。
未來的幾波浪潮。
隻有在下崗潮最初的階段為了安撫人心才短暫的開放了一段時間的買斷工齡製度。
甚至後世對於買斷工齡這件事的評價都是,時代的特殊產物,但是,不合法,不合規。
和下崗潮相伴相生的就是下海經商潮。
這一點在融合的幾部劇裏都有所體現。
許大茂和幾個大爺家的倒騰電視機、韓春明南下做買賣、蘇萌辭掉了教育局處理的崗位和舅舅合作經商、乃至人世間的水自流和駱士賓南下開廠…
都生動形象的反映了那個時代,很多敢想敢幹的人,都獲得了成功。
當然也有喬祖望那樣的,把血汗錢都投了進去被人騙了個幹淨的二傻子…
於海棠騎自行車去了廠裏,於莉則是坐了徐洋的車去了洋河公司。
洋河現在已經名正言順的正式的注冊成了商貿公司,屬於改革開放全麵放開的第一批試點企業。
存在了多年的原本的鴿子市也好,現在的洋河夜市也好,終於名正言順的掛上了漆紅牌坊,修了氣派的進街大門。
來來往往的人也很多,名字雖然叫夜市,但是這麼多年清晨時分也是早市經營的。
種種具有北平代表性的小吃和吆喝回蕩在街上。
甚至每家每戶的地盤、站牌、旗子都有些統一的規製,看起來很是整齊。
這些裝修什麼的費用都是洋河公司和攤位經營者共同分攤的,而且裝修變好了以後月租金目前並沒有漲一分。
洋河不差這點錢。
徐洋也很清楚後世很多夜市都是看見人多了,攤位火了,第二年立馬就將租金翻倍。
攤主沒辦法隻能將租金成本加到食品成本上。
原本在街邊小攤五元一份就能吃到的小吃,在夜市裏動輒就十五二十的價格。
一些旅遊城市更甚,堪稱磨刀霍霍。
洋河有完整的一條龍產業,根本不在乎租金多一點少一點,同時把食品的價格打下來,也有助於和一些周邊的小夜市競爭。
再怎麼洋河公司也沒大到掌控每一條街。
當然也談不上競爭,畢竟周邊的小夜市也威脅不到洋河夜市。
一條龍服務可不是說笑的。
洋河無論是原料食材、桌椅板凳、鍋碗瓢盆、柴米油鹽,一切經營所能涉及到的東西都能直接供應,東西比供銷社都全。
如果真的想要惡性競爭的話,在這些東西上動動手腳,降低質量,抬抬價格,那些中小夜市瞬間就招架不住。
從商人的角度,徐洋可以那麼幹。
但從發展的角度,徐洋堅決不會那麼幹,北平脆弱的經濟不能被他所扼殺。
甚至對於一些正直的經商者,徐洋甚至還不會吝嗇自己的幫助。
也許可以過幾年成立一家服務中小經營者的銀行。
徐洋摸著胡子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