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奧黛麗·赫本的古城絲巾店(1 / 2)

城市裏最著名的時尚名牌店,都沒有讓我如此深刻地覺得,美麗的浪費之於生活哲理的偉大和真實。

那些小店經常是我消磨一個下午的時光的好去處,除了閑逛加購物,走累了歇歇腳,和和藹可親的店家老板聊聊本地家常、風土人情,也是一件樂事。他們和城市裏購物廣場裏訓練有素禮貌有加的營業員們絕對不一樣,幾句話一聊上,就熟悉親絡得像街坊鄰居似的。而我也會覺得,在這裏閑逛購物,有時候得到的往往遠遠超出我購得的物品的那點兒價值。有一種本地生活的氣息,也在不知不覺間自每一家小店自然而然意外獲得,無比滿足,同時自覺性價比超值了。

所以,有時候周末一趟高鐵又到台兒莊後,北京城裏的朋友看見我在微信圈裏又開始秀照片了,就跟在後麵問,又進莊了?又在發呆?還是又在小店閑聊加淘騰?

他們真的沒說錯,我真在小店折騰呢。反正沒事,閑著也是閑著,來到這裏,要的就是悠閑,就是放鬆,就是那股子勁兒。那就慢慢淘騰小店折騰自己唄。

我就這麼一路晃悠過來,藤編店,常州木梳店,手工藝小品店,還有各種各樣武器彈藥製成的紀念品店。最後,我晃悠到了每個女人路過都會挪不動腳步的一家絲巾店的門口。

就像很多旅遊熱點景區一樣,這裏也有好幾家花色各異價廉物美的絲巾店。沒有辦法,那是我的最愛。我自封為“圍巾控”,衣櫃裏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圍巾早已不計其數,還是控製不住要買。而且,很慚愧地說,花大價錢買的名牌圍巾也有好幾條。那都是城市裏那些精致矯飾的名牌櫥窗惹的禍。

出去旅遊時買的也不少,但每次買回城市裏再試戴,就會像買那些懷舊的民族服裝一樣,此地豔麗協調,回去就不對勁兒了。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會覺得,如果沒有古老城牆的氛圍襯托,那些衣裙終究是出不了彩,沒有靈氣的。

但是我又好喜歡。就像此刻,我又在店裏看中了一條黑白圓點花紋的方巾。左戴右戴,把店裏絲巾都折騰夠了,還是覺得這條圍巾好看。買還是不買呢?我又開始糾結了。當然不是因為價格,價格真便宜,打完折後也就120元,要命的是家裏圍巾太多了,上次在古城買的那兩條都還沒戴呢。

既然猶豫不決,反正也百無聊賴,我就開始恢複另一本性,跟店裏的台兒莊本地大姐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天來。

那位營業員大姐一直不緊不慢地斜倚在木門上,這會兒店裏客人不多,她一邊愜意地曬著夕陽,一邊看著街上漸去的遊人,還一邊觀看我走秀似的換她家圍巾。我沒主意似的在折騰自己那會兒,她就那麼好脾氣地看著我,很善意地微笑著,不像要賣東西給我,倒像在看我收拾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