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穀(1 / 2)

北宋年間,博學多才的科學家沈括(約1031-1095,字存中,浙江錢塘

在這部包羅萬象的見聞雜記卷二十一《異事異疾附》中,描述了一幅類似於UFO的情景:

“嘉v中,揚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見。初出於天長縣陂澤中,後轉入甓社湖,又後乃在新開湖中,凡十餘處,居民行人常常見之。餘友人書齋在湖上,一夜忽見其珠,甚近。初微開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橫一金線。俄頃忽張殼,其大如半席,殼中白光如銀,珠大如拳,爛然不可正視。十餘裏間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遠處但見天赤如野火;倏然遠去,其行如飛;浮於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類月,熒熒有芒焰,殆類日光。崔伯易嚐為《明珠賦》。伯易,高郵人,蓋常見之。近歲不複出,不知所往。樊良鎮正當珠往來處,行人至此,往往維船數宵以待現,名其亭為‘玩珠’。”

本書以平淡的筆調講述了一個,發生在北宋前麵的大唐時代的雷同的故事。

有一天晚上,一顆流星吐著長長的火舌在一個小山村裏降落了。沒人看見那是不是“爛然不可正視”的“明珠”所降下的,倒是村裏有位老人那晚在山頂,親眼看見突然出現在天邊劃過夜空的流星、一個拖著長長的尾巴的大火球。

第二天村裏的人齊聚在山頂,發現了一塊碩大的隕石,還有一把不知是誰插在隕石裏的,古怪粗大閃著紅芒的劍,此劍與隕石鑲嵌得嚴絲合縫,幾乎像是從隕石裏長出來的一樣,誰也無法看清它的全貌,因為劍身隻露出了半截。

此劍在山頂的隕石之中,被人們當作神物供奉,孤寂了近百年之久,直到七年前終於被一個十來歲的少年取走了。

然而這個少年似乎與此劍有緣無分,才得此劍便遭一群不明來曆的人追殺,幾乎全家遇難。

七年後,他最終還是心灰意冷地踏上了,為此劍尋覓下一個傳人的漫漫旅途,一個有關真實與求索的故事便由此開始……

長懸的匹練般的瀑布傾瀉而下,流水與山穀的深潭撞擊,發出“轟隆隆”的巨響。

瀑布前一個很瘦弱的少年站在那兒抬頭仰望著,已經很久了。

黑衣飄拂,無助中透著迷茫和孤獨。

山穀深處一塊頑石聳立,頑石後露出一副清秀的臉龐,眼睛閃過靈光,額前劉海顫動,望著他的背影,她從石後出來,大叫著跑了過去:“天雲哥。”

時光荏苒,轉眼七年已過。

七年後,少年已是二十一歲的壯小夥,臉上的輪廓分明,堅毅的眼神中透出深藏的憂傷。

那個叫著“天雲哥”的女孩也已是亭亭玉立的姑娘,烏黑的長發梳著兩條小辮子在額旁跳躍,一邊跑一邊格格地笑,在他身後伸過小手蒙住他的眼睛。

奇天雲抓住兩隻“爪子”,轉身望往身後,勉強一笑:“雪妹。”

林雪從他眼中轉而望向瀑布,“天雲哥,又在想以前的事啊?”

“嗯。”他又轉頭向著上麵。

林雪眨了眨眼,抱住他,腦袋靠在他肩膀上,“天雲哥,別想了,該吃午飯了,走吧,奶奶在等呢。”

奇天雲又往上望了一眼,這才拉著她走向山穀深處。

木頭搭成的小屋中,一張矮矮的桌子,幾盤小菜,影影綽綽的陽光照在坐對麵的白發婦人臉上。奇天雲漫不經心地扒拉著飯粒。

林雪瞅了他一眼,給他碗裏挾了一筷子菜,“天雲哥,吃飯啊,都涼了。”奇天雲嘴裏嚼著菜,忽然抬起頭道:“奶奶,我想出穀。”林雪愣住了。

奶奶平靜地道:“你還想出穀,不怕嗎?”

奇天雲堅定地道:“這件事困擾了我很多年,不去弄個清楚的話,我一輩子都不能安心,況且我也該去查清我爹娘的下落,不能再這麼不明不白的了。”

奶奶放下筷子,歎了一聲,“我知道你早晚還是想出去,也罷,早去早回,讓白鷲送你出穀吧。”又拿起碗筷繼續吃飯。

林雪興奮莫名:“好啊!我也想出穀去看看,早就憋不住了,我也出穀去!”

奇天雲臉上現出為難之色,“呃,雪妹你別出去了,外麵的世界凶險萬分,我現在連保護自己都很難說,更別說保護你了。”

林雪不屑地努努嘴:“誰要你保護,我自己會保護自己。”

奇天雲搖搖頭:“當年的那一幕,我永遠不會忘記,我不會輕易帶你涉險。”看著她嘴撅起老高,趕忙鬆口:“不過,等我將來學成了武藝,有能力保護自己,我一定帶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