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書海巡遊(10)(1 / 3)

劉傑說,徐教授來了一看,一分析,他就提出來了,說下風地區這一帶輻射得比較嚴重,放射性沾染嚴重。往日喝的水不能再用,大家都要戴上口罩,做各種預防。再進一步推論,蘭州以西河流的水不要飲用,這一帶的蔬菜吃的時候也都要洗淨。我說既然這樣,那得趕快報告主席,趕快報告總理。我打電話給總理,教授研究的結果是,這個核沾染問題相當嚴重。總理說馬上來,這時已經到了淩晨三時了。徐教授和我一起趕到總理辦公室,徐教授一五一十把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向總理彙報了。總理感到問題重大,但他很冷靜,他說在下風地區居民中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出一些要求是可以的,但不要輕易說成是為防止放射性微塵汙染而采取的措施。要慎重,不要在人民群眾中引起不必要的恐慌。不管采取什麼措施,都要有可靠的根據。徐教授這時建議說,可以對下風地區居民做人體抽血檢查。總理想了一下說,可以,但先給駐這一地區的部隊戰士驗血,因為他們在最前線,根據對他們驗血的結果再決定下一步措施。總理的用意是避免引起群眾不必要的驚恐。接著,總理要軍事秘書王亞誌把楊成武副總參謀長請來。楊成武副總長在大約十月中旬前後一段時間裏,就住在中南海離總理很近的地方,以便協助總理及時處理因核試驗可能引起的一些緊急問題。楊成武不一會兒就來到了西花廳。楊成武一到,總理就把徐教授介紹給他,說徐教授有什麼要求,找你,你給他解決。就這樣,當時因為這個事情又著急了半天。過了幾天,驗血結果證明,他們攝入的劑量都還在允許的範圍以內。好,這一下子都放了心了,所以,596爆炸以後又折騰了一夜。

地震中的熊貓

邸誌鷹

五月十二日,川西大地震給人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我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臥龍保護區恰恰就處在離震中不遠的地方。災難來臨之際,我們這些國寶情況如何呢?這是許多人關心的一個話題,可惜幾個月來,媒體上對此的介紹語焉不詳。邸誌鷹撰寫的《告別核桃坪——臥龍大熊貓震後紀實》(刊於《華夏地理》)一文作了較詳細的介紹.現摘錄如下一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時二十八分,風雲驟變、地動山搖,臥龍保護區內喜悅、詳和的景象在瞬間如積木般轟然崩塌。

四點半左右,臥龍保護區王鵬彥副局長出現在了臥龍鎮中心的沙灣廣場上,他神情凝重、焦慮,褲腿挽在膝下,鞋子上滿是泥水。我奔過去問:“核桃坪怎麼樣?人和熊貓都沒有事吧?”他搖頭肅然道:“不知道,現在路不通,還下不去。”

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核桃坪基地是整個臥龍保護區的命根子,那裏有著世界上最大的熊貓人工種群:六十三隻圈養大熊貓。其中就包括即將進京的八隻奧運熊貓和著名的赴台大熊貓“團團”、“圓圓”。

將近六點的時候,終於見到了核桃坪上來的人——研究中心的工程師羅渝、周世強、黃金燕、楊長江。周世強告訴我:核桃坪所有人都撤出來了,遊客和工作人員大部隊還在後麵,有一批熊貓也會一起跟過來。

六點半左右,載著特殊乘客的大轎車駛入沙灣廣場。車門拉開,十四隻二〇〇七年出生的熊貓幼崽在飼養員的懷抱裏依次出現在人們麵前。廣場上避難的市民瞬間騷動起來,人們歡呼著:“熊貓來了,熊貓來了!”

向小熊貓們奔去。武警戰士趕來從人群中辟出一條通道,飼養員們抱著熊貓寶寶沉默無聲地穿過人們的驚呼與簇擁,走向廣場一角的博物館。

十四隻熊貓寶寶被安置在博物館售票室中——那是一間五平米大小、孤零而立的小木屋,距離周圍最近的建築也有十米開外,如果發生餘震,房屋倒塌,它是相對安全的。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三日上午九時男飼養員們集合,返回核桃坪。

昨天傍晚撤離的時候,由於情況倉促,大家隻有能力把十四隻最年幼的熊貓帶走,其餘的熊貓都被飼養員囫圇趕進沒有震塌的圈舍,緊鎖其中。一整夜的餘震不斷、飛石如雨,讓大家對熊貓們的安危憂心忡忡。

我去看望了老朋友“公主”。發現有人在她的圈舍外,“公主”呼地一下站起來,撲向窗口。楊長江說,昨天地震之時,“公主”圈舍後院的圍牆被推翻了,她本來已經逃出牆院,卻又轉身回到圈舍,圍著一個小、房間團團轉——她的兩個九個月大的女兒被關在裏麵。現在,一對熊貓寶寶已經脫離了危險被轉移到沙灣,但“公主”並不知情,她盯著我,眼神焦慮而難過。

盡管如此,飼養員們卻沒有時間安撫驚魂未定的熊貓們。昨天山崩地裂的五分鍾,使飼養場幾乎成為一片廢墟,三十二座圈舍裏,有十四座被徹底震毀和掩埋,剩下的十八座,各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如不盡快修補,很難放心讓熊貓們繼續住下去。另外,地震使得核桃坪的地下水網、電網全麵癱瘓,要上山去尋找新的飲用水源,還要做好消毒和清理工作,震後防疫如果出現問題,大熊貓們的生命就將麵臨嚴重威脅。

五月十五日,沙灣廣場小木屋內的一隻熊貓幼崽受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