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中午,心明禪師坐在一棵大樹下打盹。一位女施主看他打盹的時候還是笑眯眯的樣子,就問他:“您老笑什麼呢?”
“笑你看我時怪怪的表情,笑我又將有個美麗的夢境!”
●追求心與境的和諧統一,才是思想的智慧所在
人的一生之中會遭遇很多的事情與困境,我們必須要客觀真實地麵對,必須要勇敢坦然地接受,其實這也是一個思想修煉的過程。當我們能夠不被外界的生活所累,始終保持一種心境的恬淡與安寧時,我們的思想境界就上升了一個層次——達到了心與外在環境的圓融狀態。人這一生在智慧上的所有努力,其實就是為了達到一種心與境的圓融,成為一個真正的富者。
生活中,我們可能會因聽到別人講的一句話而自覺傷害、耿耿於懷,就是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也可能在聽到別人的失敗經曆後就放棄了自己的目標,這叫“人未遠行,心已畏縮”;還可能在自己遭遇坎坷挫折後心灰意冷、改弦易轍……不管是“有意”或是“畏縮”,抑或是“改弦易轍”,都隻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智慧還不足以應對相應的發生。
若非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隻有在不斷的經曆中我們才能夠明白:其實所謂困難的降臨,隻是為了讓自己學習與進步,所有的苦難都是上天對我們的祝福!所以,麵對不能改變的外在環境,我們應該從調整自己的內心開始,重新去獲取心與境之間的平衡。當我們圓滿地完成這一生的曆練時,所有的思想都將化作智慧的結晶。
成就的過程就是一個修心的過程,通過內在的修煉,達到外在的成就,追求心與境的和諧統一,這才是思想的智慧所在。人們常用四個字來形容思想智慧所發揮的最高功效,即“圓融萬象”,也就是看一切都是光明圓滿的,這時候才能泰山崩於前而處之泰然。
●掌握自己的命與運
世上為什麼會有煩惱和痛苦?其實,煩惱痛苦、幸福快樂隻是人不同的感受和定義。
什麼是命運?命是一種定數,而運是確定命的長短度。比如麵對所經曆的事情,一個人如果充滿了憤恨與埋怨,而沒有從這個事情中看到和學到自己要提升的部分,那麼下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時,這個人還會有相同的情緒。從這一點來看,要經曆的這樣的事情就是命,而從中不能覺悟就會在這個點上延續和重複,這就是運。當人多次在同樣的點上重複和輪回時,生命的時間就會因此而縮短。人隻有能夠在這個經曆中畢業時才有機會去學習人生更高層次的“功課”。
人覺悟的速度慢則改變的速度也慢,那麼,與別人在同樣的命中比較,運就會顯得慢。當人覺悟時,其生命長度雖然都還是這個“命”,但“運”的速度就會變快,生命的時長也就會因此而放大,在同樣的時間就會修完更多的功課。所以,當人還執著於自己的感受和定義當中時,是無法擁有喜樂安詳的,事情也就無法達至圓融狀態。
在玉樹發生地震後,有一個人堅持要與我一起去災區探訪,他說每當看到有關災區的報道時,心裏都會很沉重和難過。我對他說:“如果你覺得這件事情很沉重,或者覺得很難過的話,那麼到了那裏,在眾多受災人的麵前,你的出現隻是又多了一個受害者而已!你的心情我理解,但對你來說最先要做的是照顧好自己,隻有讓自己站起來才能照亮周圍的人。”
遇到這種狀況的時候,真正的智慧就是坦然麵對、平靜接受。也隻有在這樣的狀態下,人才能在苦難與前進中遊刃有餘,才能有足夠的能量去幫助他人。否則,我們的能量隻會被苦難與同情消耗殆盡。
東方的思想修煉博大精深,但東方人卻很少講“思想家”,隻講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圓融具足,胸懷足以圓融萬象。對生命而言,這樣的人回歸了生命的本真並接受了生命的饋贈,所以在任何狀態下,他都能夠微笑著解決難題,圓融萬象。
佛祖拈花,迦葉微笑。僅僅一個拈花的動作,一個簡單的微笑,就讓我們明白了“成佛還是成魔,不過一念之間”的道理。由此可見,一個擁有足夠智慧的人,不隻他的話語會為我們指點迷津,隻要我們用心學習與修煉,僅是他細微的動作,也會給予我們撥雲見日般的豁然開朗。從此,問題不再是問題,生活原本充滿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