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2)

原來一切早有根由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

2011年3月,《心智的力量》一書出版發行後,引發了更多人對於心智、能量、情緒、境界的探究,同時,也有一些讀者在與我的交流中說道:心智這個詞有些深奧,不大好理解。為此,我出版《用思想來改變一切》這本書,特意從思想層麵來解讀人的生活與命運之間的奧秘,以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與體會。

一談到命運,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算命、求簽。每每遇到不順心的事時,他們也常會用“命中注定”來寬慰自己。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充滿了未知與變數的生活除了讓人感到神秘外,更多的則是一種對於命運的無奈,似乎生命中的一切都是逃脫不了的。

其實,這個看似紛繁的世界中,一切事物都是有章可循的,正如《禮記·大學》中所言:“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隻要我們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能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

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有著追求崇高的精神和獲得美好生活的願望與渴求,並會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但是,真正能夠心想事成的人未必就天賦異稟或才智超群,未必就體魄強健或背景顯赫,而是因為擁有更高的精神領悟和思想境界,領悟並掌握了事物發展的規律。

記得上小學時,我參加了天文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引下,我每天都會通過看雲、看天空的繁星來預測第二天的天氣變化,結果預測得都很準。伴隨著不斷地成長與實踐,我逐漸明白:其實任何事情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世上沒有無源之水,也無空穴來風,不論是災難、節氣還是氣候的變化都是有先兆的,隻是有一些規律我們還沒有發現和運用而已。

日月星辰,花草樹木,一切都是那樣有序;四季交替,花開花落,大自然在自己的規律中和諧運行……

相對於大自然,人是渺小的,人隻有順應自然與天地相合,才能有所發展,任何對自然的違逆和作祟都會得到懲罰。

人的一生是極其短暫的,在這個美妙而又精彩的世界裏,有的人品嚐著快樂與幸福,有的人卻經受著痛苦與不幸。

為什麼目標明確、百般努力卻總是無法實現人生夢想?

為什麼不斷苦苦尋覓卻總是與幸福婚姻擦肩而過?

為什麼同樣的產品由不同的人進行銷售會有著不同的結果?

為什麼給予孩子無盡關愛卻仍是充滿隔閡難以溝通?

為什麼做了大量培訓還是無法激發員工的激情和鬥誌?

為什麼經過了心理療傷卻還是無法走出心靈的陰影?

為了尋求內心的答案,我去尼泊爾拜訪了通過苦行來尋求生命解脫的苦行僧;在印度的奧修中心我學到了通過靜心和釋放壓力來提升能量的方法,還參拜了許多高僧;到馬來西亞後,我又向世界有名的心靈大師學習了改變人生的方法……

我還去讀了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社會學院的博士研修班,係統地研修了老子、孔子、莊子、墨子等先哲們的思想。與此同時,不論是國內老師講課還是國際大師傳授經驗,隻要有時間,我都會虛心地去請教和學習。

在發起、倡導、策劃、參與“重走六祖求法弘法路”的活動中,我有緣接觸和學習到了佛學的一些知識和理論,特別是唯識學對人心智結構的論述和剖析更使我受益匪淺。於是,我放棄了以前的生意,創辦了心智財富學苑,在教育培訓行業中白手起家,開始了人生的另一番追求。

一次在馬來西亞學習時,我看到一位從美國來的同學在看《秘密》一書,我覺得很不錯,便問他在哪裏買的。在得知他是在香港轉機時買的後,我專程飛往香港到機場的書店將那裏的《秘密》全都買了回來。

這本書告訴我們: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我們需要做到的就是揭示、了解、掌握與運用這個控製和影響著人生活與命運的秘密——人的思想。人的思想會和與它有關聯的人、事、物產生強大的吸引。

這個觀點非常正確,也很有效。很多人在為理想的實現而付出不懈的努力,並且也在按照吸引力法則使目標視覺化、數字化。可是,為什麼現實的結果還是會與自己的願望存在很大的差距呢?在《秘密》的背後還有著什麼樣的規律沒有被發現呢?

我發現,人由於欲望的驅使,會對生活、健康、財富和事業等產生種種的渴望和追求,並會為了實現理想和目標而竭盡全力。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往往會忽略潛藏於生命中的思想障礙。如果這些障礙沒有得到清除和化解,人就會像奮力前行的汽車遇到了發動機油路不暢的問題一樣,雖然目標清晰,但步履維艱。

通過這些年對唯識學、量子力學、右腦科學的學習與研究,我在愛因斯坦能量與物質轉換理論的基礎上總結出:物質與能量是宇宙的最基本構成,也是人類社會各種關係的體現。大到曆史變遷,小到一個人的成長,都是能量聚彙與離散的結果。而在這個過程中,人的思想則作用和影響著能量流動的方向與強度——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思想將創造出什麼樣的人生結果。所以,隻有改變思想才能改變生活狀態,提高生命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