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邏輯思維的妙用(3)(3 / 3)

這樣的判斷就是可能判斷。例1斷定了罪犯不在本地的情況可能存在。例2斷定了我們在學習上取得優異成績的可能性。它們所斷定的事物情況都具有或然性,都不具確定性,表達可能模態概念的語詞,除“可能”外,還有“大概”、“大約”、“說不定”、“也許”、“估計”等。可能判斷分為可能肯定判斷和可能否定判斷。

(3)可能肯定判斷。

對於可能存在的模態判斷,我們采用可能肯定判斷。例如:

例1: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可能真實。

例2:本案凶犯可能已負傷。

這種句式我們總結為“可能某某”。

(4)可能否定判斷。

可能否定判斷是斷定事物情況可能不存在的模態判斷。例如:

例1:被告可能不上訴。

例2:犯罪嫌疑人可能不會逃往國外。

可能否定判斷用結構式表示為“可能非某某”。

(3)模態判斷邏輯方陣。

我們把矛盾關係、從屬關係、反對關係、下反對關係這四種模態判斷的真假製約關係稱之為模態判斷邏輯方陣。如果四種模態判斷所斷定的事物情況相同,但是肯定或否定的必然性、可能性不同,我們就稱之為素材相同。四種模態判斷之間的真假製約關係同直言判斷的對當關係,也就是主、謂項相同的A、E、I、O四種直言判斷的真假製約關係相同,都可以用類似的邏輯方陣圖來表示。

在矛盾模態判斷中,如果一個為真,另一個就必假;如果一個為假,另一個就必真。

在從屬關係的模態判斷中,必然判斷真,可能判斷必真;必然判斷假,可能判斷真假不定;可能判斷真,必然判斷真假不定;可能判斷假,必然判斷必假。

在反對關係的模態判斷中,一個真,則另一個就必假;一個假,則另一個真假不定。

在下反對關係模態判斷中,一個假,則另一個必真;一個真,則另一個真假不定。

文1:大標題:模態推理題。

文2:1,人都說錯過話。曾有個著名哲學家說過人用心髒思考問題,這個錯誤斷定可能受到學科知識的影響。人都說過假話,說假話要看目的。例如,有個律師曾免費為盲人提供法律支持,卻否認自己無償幫助殘疾人。由此推知()

A人不一定都說假話B出於善良的目的的假話不算謊話C哲學家可能也有說謊的時候D有人說謊是為欺詐。

文3:2,最近一段時間,有關地震的傳言很多。一天,小明問正在院子裏乘涼的爺爺:“爺爺,他們都說明天要地震了。”爺爺說:“根據我的觀察,明天不必然地震。”小明說:“那您的意思是明天肯定不會發生地震了。”爺爺說:“不對。”小明陷入了迷惑。以下哪句話與爺爺的意思最接近?()

A明天必然不地震B明天可能地震C明天可能不地震D明天不可能地震。

文4:1,C 2,C。

文5:模態判斷運用的注意事項。

文6:(1)首先要順應客觀事物情況的必然性或者可能性,這樣才能正確地運用模態判斷。比如,如果我們說“過失傷害罪可能是違法行為”。那麼這時應該使用必然判斷,我們卻用成了可能判斷,由此混淆了模態判斷的種類。(2)避免使用不同的模態概念在同一模態判斷中。

(211-212)

13,類比推理。

13,1什麼是類比推理。

當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事物在某種屬性上一樣,從而判斷他們另外的屬性是不是也一樣的推理我們稱為類比推理。其邏輯結果的表達為:

A事物具有屬性a、b、c、d;(基礎範圍的特征或因果關係,屬於知識經驗)

B事物具有屬性a、b、c;(目標範圍的特征或因果關係,屬於觀察實驗)

所以,B事物也可能具有屬性d。(映射:問題情景成為基礎情景的鏡像)

曾經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的母親,非常信佛,每天都在佛祖麵前虔誠的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後來有一天,這個人早上起床之後就喊他母親:“媽!”母親自然是答應了他。

過了一會,他又喊:“媽。”母親還是照樣答應他,但是這個人一直不停地喊,母親終於不耐煩地罵了他一頓,這個人卻一臉笑意地對母親說:“阿彌陀佛每天被你喊那麼多次都沒煩,怎麼我才喊您這麼兩聲您就不耐煩了呢?”這個人就是用類比推理來勸導他的母親的。

13,2 類比推理特征。

(1) 推理類型是獨立的。他是把特定的領域或者對象推導到另一對象或領域中去,他的方法與演繹推理的從一般到個別不一樣,也與歸納推理的從個別到一般不同。

(2)是一種或然性推理。

其一,類比推理的結論的斷定範圍是超出前提斷定範圍的,他是把一個對象所具有的屬性(比如公式中的d)推導到另一類與之相似的對象上去。

其二,之所以不用演繹推理,是因為類比的兩個對象的相同屬性與被推出屬性雖然會有聯係,但並不見得是必然性的聯係。

其三,對象之間總是存在著相同點和差異點,如果得出的結論是錯誤的,那麼類比的屬性肯定是兩個對象之間的差異點。

文1:類比推理題。

文2:1,一般人總會這樣認為,既然人工智能這門新興學科是以模擬人的思維為目標,那麼,就應該深入地研究人思維的生理機製和心理機製。其實,這種看法很可能誤導這門新興學科。如果說,飛機發明的最早靈感是來自於鳥的飛行原理的話,那麼,現代飛機從發明、設計、製造到不斷改進,沒有哪一項是基於對鳥的研究之上的。上述議論,最可能把人工智能的研究,比作以下哪項?(答案在本頁)

A,對鳥的飛行原理的研究。

B,B,對鳥的飛行的模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