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林奇是美國乃至世界曆史上最偉大的投資專家之一。他對“共同基金”的貢獻,就像邁克爾·喬丹之於籃球,伊莎多拉·鄧肯之於現代舞蹈。他於1977年至1990年在麥哲倫公司擔任總經理,在短短的13年中,使該公司的資產從2000萬美元劇增到140億美元,年平均複利報酬率高達29%,並使該基金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之一。他把基金管理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將選股變成了一門藝術。彼得·林奇也由此成為美國紐約華爾街上家喻戶曉的人物。
由於其驕人的業績,而被美國《時代》雜誌稱為“第一理財家”,更有人讚譽其為“全球最佳選股者”。
彼得·林奇的另一個偉大之處在於,在其卸任麥哲倫基金經理之後,毫無保留地將其成功投資理念和方略通過著書立說和演講向普通投資者廣為傳播,告訴人們投資並不像想像得那麼複雜,任何一個普通投資者通過留心觀察生活再做一些認真的調研都可以戰勝華爾街上的所謂專家。在某種程度上,他的意義不在於從方法上授之以漁,而是給與個人投資者以信心和信念。
彼得·林奇的著作總共隻有三本:《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又譯為《在華爾街的崛起》)、《戰勝華爾街》、《學以致富》,雖然很少,但“濃縮的都是精華”。通過這些著作及相關材料的閱讀,以及自己的實踐,筆者深感許多選股方法和投資策略都真正值得廣大投資者好好研讀和借鑒。感慨之餘,更有一種將所感所思總結歸納,呈現給所有投資者的想法和衝動,於是編寫了這本《彼得.林奇投資選股智慧全集》,希望能給廣大證券投資者一點啟發和幫助。
在本書中,從投資理念、選股方法和技巧、股票買賣時機的選擇、給投資者的忠告四個方麵對彼得·林奇的股票投資方略進行了總結。彼得。林奇強調個人投資者的優勢,告誡個人投資者千萬不要相信任何投資專家的投資建議;重視股票的載體——企業,以及對其深入調研,認為日常生活的環境是發現“10倍股”的最佳場所;對企業的股票進行分類:緩慢增長型、穩定增長型、快速增長型、周期型、困境反轉型、資產富裕型,並分析了各自的特點,提出相應的投資策略;非常看重公司的報表,提出了報表中最應重視的指標:市盈率、市盈率增長比率、產權比率、每股收益增長率、淨現金、存貨、現金流量;總結出自己喜歡的股票類型;堅持長期投資,科學構建投資組合;告誡投資者“四個不要”,哪些公司的股票應該遠離,哪些錯誤認識應該改變,哪些品質應該具有。在本書的每節前麵都有一句彼得·林奇的名言,這是彼得·林奇股票投資智慧的濃縮,希望給讀者以幫助和啟迪。
彼得。林奇的這些方法策略非常實用,特別對個人投資者很有借鑒意義。
本書也在闡述的過程中,緊密結合中國股市的現狀,力圖更好地使投資者理解和運用彼得。林奇的這些方法策略。希望讀者能通過閱讀本書使自己的股票投資水平獲得提升,並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了許多證券界朋友的幫助和指導,並參照了許多國內外同行的成果,使我受益匪淺,在此深表謝意。同時,由於筆者個人能力的局限,難免掛一漏萬,出現一些不足之處,希望廣大投資者指導和交流。
趙文明
2007年9月於《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