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體積遠超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所以英軍飛行員能選其為參照物。
但最大的三艘戰艦他們卻不敢確認其身份,因為它們並非同一規格,而是一艘比一艘巨大。
最大的兩艘幾乎比“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大出一倍,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們也不敢相信。
這一定是德國海軍建造的“興登堡”級戰列艦下水了,情報部門怎麼會疏漏這麼重要的信息呢?
一想到其安裝的八門16英寸口徑的巨炮,漢密爾頓海軍少將便陡然打了個冷顫,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雖說自己編隊中也有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和兩艘“新墨西哥”級戰列艦。
但與德國海軍的兩艘“興登堡”級戰列艦對決,即使這邊是4V2,皇家海軍也沒有必勝的把握。
“馬上派出攻擊機群!”
快速權衡一番之後,漢密爾頓海軍少將急忙命令艦隊進入戰鬥狀態。
對方的航速幾乎是己方的一倍,算下來不到8個小時,身後的德軍艦隊就能追殺上來。
要不是“腓特烈大帝”號戰列艦的極速還不到29節,追擊PQ-35船隊的時間還會進一步的縮短。
“轟轟轟轟………………”第一批緊急起飛的156架盟軍戰機在德軍艦隊綿密的防空火力下一無所獲。
該攻擊波隻編有45架攻擊機,想要突破由80艘驅逐艦組成的防空網實在太難。
被密集的炮火擊落87架戰機後,盟軍機群失去了繼續突擊的能力,隻得無功而返。
隨後起飛由127架戰機組成的機群取得了不錯的戰果,“提爾比茲”號戰列艦被擊中一枚魚雷和三枚航彈,“格奈森瑙”號戰列巡洋艦身中兩枚航彈,“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遭到一枚魚雷重創,這三艘主力艦不得不在驅逐艦的掩護下退出本次行動。
但在7個小時之後,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PQ-35船隊終於出現在了“腓特烈大帝”號戰列艦那420毫米巨炮的射程內。
“轟~~~~~~~”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襲擊者”號輕型航母被“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在34公裏的距離命中兩枚,艦體上的彈著點驟然曝起一朵令人瞠目結舌的火球。
與此同時,負責斷後的“納爾遜”號戰列艦與“腓特烈大帝”號戰列艦開始了激烈的對射。
但德軍艦炮的精度要好過英國皇家海軍,而且“腓特烈大帝”號戰列艦的噸位更大,裝甲更好,抗打擊能力更強。
在夜色中互飆火力十五分鍾後,“納爾遜”號中彈9發,“腓特烈大帝”號被擊中四發。
可皇家海軍的戰列艦已經被420毫米彈丸打地麵目全非,位於前甲板的三座炮塔損毀嚴重,僅靠一座炮塔在勉強還擊。
同級的“羅德尼”號與“興登堡”號戰列艦角力一番後,也幾乎喪失戰鬥力,漂浮在海上奄奄一息。
美軍的“新墨西哥”號與“愛達荷”號戰列艦都裝備的是356毫米口徑的主炮,實在難以參加這場巨人的較量。
唯一能上前助戰的便是艦載攻擊機與驅逐艦分隊,但它們卻被對麵的同行所阻攔。
在夜幕的掩護下,已成驚弓之鳥的PQ-35船隊頂著德軍炮火向摩爾曼斯克全速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