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不可能!”正在卡薩布蘭卡與羅斯福喝下午茶的丘胖接到來自倫敦的電報,大略瀏覽了一下上麵的內容,就呆坐在椅子上,被震驚地失神。
潛伏在挪威的盟軍特工在獲悉納卒德國海軍的王牌——“提爾比茲”號戰列艦離開掩護其休憩的峽灣,準備北上偷襲盟軍駛往蘇聯摩爾曼斯克的運輸船隊的重要信息後,英國本土艦隊傾巢出動。
除了借助大霧出港的“北方的孤獨女王”,雷德爾元帥還命令“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與其姊妹艦“格奈森諾”號、“希佩爾海軍上將”號與“歐根親王”號重型巡洋艦,以及大約40艘驅逐艦一同駛往巴倫支海截擊盟軍艦隊。
這也是雷德爾元帥挽回在元首那裏每況愈下的聲望的破釜沉舟之舉。
如果被英美艦隊逮個正著,那麼可以預見,今後的大西洋海戰,就沒德國海軍大型水麵艦艇部隊什麼事情了,因為都被擊沉喂魚了!
眼前對手的規模雖然遜於英國皇家海軍,可“提爾比茲”號戰列艦卻是“俾斯麥”號的加強版,當年為了擊沉超級抗打的“首相”,英軍艦隊可是炮彈魚雷一塊上,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搞定。
所以此次圍殲“提爾比茲”號絕對不容有絲毫的懈怠,否則就會放虎歸山。
為此,本土艦隊出動了KGV級“英王喬治五世”號與“安森”號,兩艘多炮塔教護法——“納爾遜”級戰列艦,以及兩艘“複仇”級戰列艦。
與德國艦隊主力艦處於6比3的絕對優勢,符合海軍高層關於戰略決戰己方主力艦數量至少為敵人兩倍的信條。
而且德國海軍的航母還在船台上,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還配備了兩艘大型航母和四艘輕型航母,足以奪取戰場上方的製空權。
再加上12艘重型巡洋艦、16艘輕型巡洋艦與100艘驅逐艦,整個艦隊從火力、規模、噸位幾個方麵都完全壓製住了德國海軍。
第一海務大臣(海軍參謀長)達德利·龐德海軍上將吸取了PQ-17運輸船隊的教訓(37艘運輸船被擊沉23艘),也將這次行動視為一舉剪除德國主戰艦艇的終結之戰。
自從“俾斯麥”號戰列艦被擊沉之後,元首對皇家海軍的實力心生畏懼,部署在挪威的“提爾比茲”號僅起到戰略牽製作用,難覓出戰良機。
“沙恩霍斯特”號與“格奈森諾”號戰列巡洋艦也隻是偶爾才進行破交行動,偷襲盟軍運輸船隊。
倫敦方麵對德國海軍的動向一清二楚,除了有潛伏在各地的間諜幫忙,還有“恩尼格瑪”密碼機的協助。
這種擁有一億億個密鑰的密碼機曾經被德軍視為不可破譯的通訊“神器”,但被尊者大人揭了老底之後,大家才恍然大悟。
“盟軍不但擁有樣機、密鑰、密碼本,還掌握了相關算法,這也能解釋為什麼你們的潛艇在大西洋一艘接一艘地被擊沉!”總的來說,這群漢斯二貨就像傻子一樣被對手玩弄於鼓掌之間。
但鄧尼茨等人還是對“恩尼格瑪”的作用深信不疑,不想輕易就轉換觀點。
“隻要試驗一下就能證明一切!”釣魚這種事再簡單不過了
元首讓鄧尼茨派出20艘潛艇駛往北大西洋指定海域襲擊盟軍運輸船隊,但計劃實施後,執行任務的艇長們發現盟軍已經增加了一倍於往常的護航艦艇,幾乎正在守株待兔,己方隻要攻擊運輸船,就難逃被獵殺的命運。
證明了尊者大人的忠告後,全部潛艇不得不放棄任務,返回法國港口。
但是,“恩尼格瑪”還有一點利用價值,不能就這麼丟進垃圾桶裏,那可太浪費了。
“盟軍不知道我們已經知道他們破譯‘恩尼格瑪’的事情,我們現在仍然裝作不知道他們破譯的事情,利用信息不對稱的優勢,我們就能在這裏麵做些文章了!”你會以逸待勞,我便將計就計!
北極航線對蘇聯非常重要,占到英美輸往蘇聯物資的四分之一份額。
摩爾曼斯克與阿爾漢格爾斯克距離前線很近,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將汽油、坦克、卡車、飛機、糧食、皮靴、繃帶、罐頭等物資送到部隊手中。
對德國來說,每擊沉十艘盟軍運輸船,就意味著蘇聯一個集團軍的補給品變成了魚食。
如果每個月都有一支PQ-17規模的運輸船隊沉入冰冷的北大西洋海底,那麼德國海軍部隊將成為蘇德戰場的首功之臣。
可這難度極大,因為美國、英國、蘇聯三方都明白這條海上運輸線的重要性,都不遺餘力地派出護航艦艇對運輸船隊進行貼身保護。
1月15日淩晨4點,挪威峽灣還未被斑斕迷離的曙光照亮,“提爾比茲”號戰列艦便拔錨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