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盛世大隋 第十章 偷梁換柱(2 / 2)

“楊公派我們來,隨諸位入城做內應,並囑咐要聽從宇文郎將之令。”,宇文佑靖點點頭道:“楊公準備什麼時候渡河?”,趙猛回道:“我們也不清楚,楊公隻是說,見到他兵臨城下,就伺機行動。”,陳宇心說這楊素果然是心思縝密,杜絕一切泄密的可能。

他們現在人數突然增加一倍,貿然回城肯定被城門守軍看出問題。柳府跟來的那十幾個仆人就由一名親兵帶著,坐船到了對岸,暫且安置在楊素大營裏。

這一眾人磨蹭到天黑快關城門的時候,才到達蒲州城門口。還是白天的那個城門官一看,這幫人上午出去的時候還白白淨淨的,這會兒都蓬頭垢麵,臉上手上淨是泥土和燒紙錢沾上的紙灰,心想看來的確是葬人去了。池顯竹又及時的奉上一袋錢,城門官大手一揮就放行了。

一眾人回到柳府,暫時躲在後院的幾間空房裏,這聯絡和人手的問題就算解決了。楊素身邊的親兵個個都是十足的狠角色,這混進城的十五人,更是精中之精。但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十五人進城的時候,為了避免被看出問題,都隻帶了二尺隨身短刀,盔甲什麼的更不用提了。這樣的裝備,若是強行衝擊城門,那簡直就是白送人頭。

陳宇的房間裏,一屋子人都愁眉苦臉,發愁裝備問題。先前李枚第倒是撿了五把刀三支弓,現在還剩下四刀兩弓,根本不夠分的。大隋禁止民間私造兵器,能找到的隻有菜刀。馬匹倒是不成問題,柳府的馬廄養著十幾匹,還都是不錯的貨色。雖然不是專門訓練出來的戰馬,但是湊合用用也可以。

陳宇回憶了下,他記得楊素攻蒲州,最後的記載就是“聃懼,以城降”,說明不是靠內應破了城門,既然如此,那……,想到這裏,陳宇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咱們不一定非要跟城門過不去,有道是擒賊先擒王,射人先射馬,我們若是能拿下王聃,逼他投降,那這仗就不用打了。”

宇文佑靖皺眉道:“王聃身邊有精兵貼身護衛,想要擒下他,不比攻打城門容易。”

陳宇露出個自信的笑容:“明的不行,咱們就來暗的。充分利用手裏的東西,有心算無心之下,勝算還是挺大的。”,宇文佑靖道:“宇兄若是有計謀就說出來吧,若是行得通,我們都聽你號令。”

陳宇一聽也就不客氣了:“那我就獻獻醜,隻是時間非常緊迫,得早作準備。”,說罷看向池顯竹:“賢弟經常在城內走醫,城中情況最是熟悉,這番又需煩勞賢弟多跑幾趟了。”

池顯竹略愣了一下,才笑道:“好說好說,我打不了仗,跑腿兒還算利索。不過宇哥你今天沒吃錯藥吧,說話怎麼這副德行?”,“少他娘廢話……,趕緊給老子回想一下,都哪裏有廢棄的,沒人住的房子。”,“行行行……”

說罷又看向李枚第:“明天你需要在關鍵的地方射出至關重要的一箭,不能有絲毫偏差,能行嗎?”,李枚第拍拍胸脯:“包在我身上,我從小玩著弓長大的,閉著眼都能射下飛禽。”

接著又看向宇文佑靖:“宇文郎有傷在身,不便廝殺,所以,給你準備了個清閑但是危險的事情,你敢不敢做?”,宇文佑靖微微一笑:“不避刀山,不懼火海。”

在眾人夜間商議的時候,雷厲風行的楊素已經開始行動了。果然如陳宇所“預料”的那般,白天的架橋強攻是假動作,晚上才把征用的幾百條商船悄悄開過來,趁著月黑風高悄然過河。為了不被發現,不但是人銜枚馬裹蹄,船艙內也鋪滿了稻草。

蒲津關守將茹茹天保白天看楊素在搭橋,樂的差點當場擺酒慶賀一番。在他看來,楊素的橋搭成的時候,就是他收割人頭的日子。倒是有人提醒他,楊素詭計多端,不能大意。但他覺得有黃河天險橫在這裏,還怕他們飛過來不成。何況在他心裏,更樂意相信楊素是要先搭橋,再強攻。

結果可想而知,在他做夢數首記數到手抽筋的時候,五千騎兵猶如神兵天降,突然衝入守軍營寨,四處放火。守軍大駭,猝不及防,還未組織有效防禦,便潰敗下去。

茹茹天保領兵多年,被喊殺聲驚醒的時候,就知道大事不妙,出營帳一看,整個大營已經是火光衝天。現在的他隻能指揮身邊的百十個親兵,眼見大勢已去,隻得不甘心的長歎一聲,落荒而逃。

第二天中午時分,陳宇等人收到了馬欄子的信兒,宇文佑靖興奮道:“楊公果然用兵如神,拿下蒲津關,今天應該就能兵臨蒲州城下。”,陳宇也道:“我們也該依計行事了,成敗在此一舉,各位務請竭盡全力!”,眾人轟然應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