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5章 自由就是融入規則(1 / 1)

進而又作繭自縛有些人一邊抱怨不自由,一邊又在作繭自縛。明明是自己缺乏水準,底氣不足,偏偏還要在自己的周圍杜撰幾個“假想敵”,以達到“不是我無能,而是敵人太狡猾”的心理平衡。

有個女人抱怨她住的街區太過髒亂。比如,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的早晨,她打開窗戶想呼吸一下新鮮空氣,砰!砰!砰!樓上的鄰居狠命地拍打他家的擦腳墊。女人猛地又關上窗子,想以關窗的響聲表示抗議,不料因用力過大,震落了窗玻璃,還劃傷了自己的手!

女人打算離開這個可怕的地方。去哪裏比較好呢?她想起了住在德國某城市的姐姐一直希望她搬過去和自己做伴,記得姐姐這樣說過,“你聽說過嗎?這裏可是個天堂般的城市!藍天白雲,寧靜安逸,每一縷空氣你都可以深深地吸進肺裏……”

女人覺得,在作出去的決定之前,應該盡可能多地掌握那兒的信息,特別是社區環境方麵的細節,以免搬過去又後悔。於是她給姐姐打了電話。

姐姐接到電話非常開心,當然是有問必答啦,“晚上10點以後不能大聲喧鬧;星期天不能開割草機;垃圾要分門別類,並在規定的時間裏扔在規定的地方;如果你準備在家裏聚會,必須提前告示你的近鄰,征得同意或諒解;如果你想搭建一個陽台,必須獲得地方政府的許可,並按規定的要求實施……”

放下電話,女人感慨良多,那個被人形容為“天堂”般的城市,原來一點也不自由啊!

人人都希望擁有一個潔淨、舒適的生活空間,寬鬆、明朗的工作環境。然而要想得到這份快樂,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人在追求這份快樂的過程中,比較容易犯“以自我為中心”的毛病,結果反而給自己帶來負麵影響和消極後果。也許,真正的天堂在自己的心中,隻有自己拿得起,放得下,你的生活空間才會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