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二中又名淮南中學,坐落於泗水城區中心,論及創建曆史其實比一中還要悠久,前身是不少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創辦的一所抗日軍政學校,同樣也走出去了許多優秀的人才。
但不可否認的是,發展到了今天,二中無論是聲望名氣吸引力等一類軟實力,還是各種硬件配套設施,都遠遠落後於比它小了五歲的泗水中學,這其中的原因要追溯到80年代初,一個在泗水響當當的明星級人物-周懷義。
周懷義的生平頗具傳奇色彩,出生時家境貧寒,父親是一個老實巴交的羊倌,母親在生出他以後便撒手人寰,因此他小小年紀便遭到不少冷眼和非議,一個克母的帽子一直頂到他成為了80屆的縣高考狀元,並被國內首屈一指的華清大學錄取,才被摘掉。
在當時鄉民樸素的世界觀當中,能夠摘取狀元桂冠的都是天上星宿轉世,所以周母的死亡自然就擁有了別樣的解釋,而周懷義則成了村上乃至鎮上的驕傲,歡迎他載譽而歸的大鼓足足敲了三天三夜,從那一天開始,迎接他周懷義的便不再是猜疑、抵觸和鄙棄,換之以崇拜和敬畏,等到周懷義從清華畢業,回來先是到鄉下掛職鍛煉,一年之後便進入當時名氣尚屬三流的泗水中學擔任副校長,三年便因為工作成績卓異進入了縣教育局的核心圈子。
在這段時間裏,周懷義一直竭盡所能的攫取一切資源打造泗水中學,甚至引起了當時不少人的非議,流出一個“風格過於鮮明”的政治評價。等到泗水中學榮膺泗水第一中學的桂冠之後,他反而從教育局長的位子上激流勇退,毅然決然地南下經商。當時不知道跌破了多少人的眼鏡,要知道按照他的仕途發展下去,他很有可能成為泗水*縣曆史上最年輕的縣委書記。
時至今日,原本曆史悠久的淮南中學無論換了多少任校長,都難以突破現有的局麵,將泗水中學從獨占鼇頭的位置上拉下來,隻能一年又一年在周懷義多年不褪的陰影下仰其鼻息。這也導致兩所學校上至領導,下到學生彼此間都互相看不順眼,眼屎大的齟齬都能上綱上線到一定高度,這一點從二中的師生隻稱呼自己的學校為淮南中學便可見一斑。
對於從一中空降過來的校長徐德來說,淮南中學的爭上遊運動,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曆史遺留原因,還包含著他個人的私人感情。
所以,即便是一場四校聯合運動會,身為一校之長的他也在今天親自過問:“都說說吧,今年這場運動會,都有多少把握?”
坐在淮南中學核心行政大樓一間辦公室裏的兩名體育組長,對視一眼之後,麵容苦澀,其中一個稍微年長些的咽了口唾沫,艱難地回答道:“客場作戰,估計有優勢的項目不會多……”
徐德轉過一直麵對玻璃窗的身體,似笑非笑:“客場?哼,哪年不是客場啊,除了一中,還有哪家的體育場能容納這麼多人!這樣的理由你也拿出來說,老周,你作為一個國家一級運動員的體育老人兒,就不覺得臉紅?”
體育出身的周崎雖然不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之輩,但論及嘴上功夫,哪裏是造詣頗深的徐德的“對手”,在一番擠兌之後,果不其然的臉紅了,呐呐地說不出話來。
倒是身為初中部體育組長的候學勇年輕氣盛些,見到“戰友”被刺了一下,便很快接過話頭:“徐校長,不是我們不盡力,也不是我們沒那個本事,隻是巧婦還難為無米之炊呢,訓練場地和器械這些硬件我們就不說了,一周那麼多課時,攤到我們頭上的才幾節……侯勇的語氣不卑不亢,與其說是圓場,倒不如說是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