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國丈(1 / 2)

第五十一章國丈

樣翔宇夫妻二人在眾將士的簇擁下回到自己的中軍大帳,將自己的妻子安頓好後,翔宇馬上寫信給光武帝劉秀詳細說明了二征此次叛亂的真實情況,以及此時漢軍的戰況。

並且在信中也講到了鄭氏姐妹有意向漢朝歸降的意思,同時希望皇帝陛下給予恩準,同時以密信的方式講了自己此次在交趾將征貳取做妻子的事情向自己的這位皇帝朋友彙報了一下,以免日後落得個臨陣收妻隱瞞不報的欺君之罪、掉了腦袋那個就不好玩了。

可是就在皇帝陛下同意鄭氏姐妹投降的詔書到達交趾的同時、另一路漢軍在伏波將軍馬援的率領下、已經基本上平定了整個嶺南地區的叛亂。

同時以征策為首的一幹反叛人員也已經就地伏法被誅殺了,就在這個檔口作為首犯妹夫的翔宇又來了一波暗箱操作,使了一個金蟬脫殼之計暗中將大姨子給掉包了,然後又把她妥善的安置了起來,接下來按照聖旨的要求征貳餘黨投降漢朝的不予追究,改過自新者從輕發落。

並且嘉獎了馬援和翔宇二人此次平定交趾的功績,同時也冊封了翔侯新娶之妻為誥命夫人。

不久後大軍準備班師回朝,馬援又在此立下銅柱以警示交趾,同時在銅柱上刻下銅柱折交趾滅,然後選派留任官員做完這一切然後班師回朝。

回到朝廷後不久馬援又向光武帝請求去討伐南方的羌,此時馬援已經62歲了,可是他一生的追求就是老當益壯馬革裹屍。

光武帝劉秀被他的一片赤誠之心所感動、但是還是擔心伏波將軍的身體畢竟是年過花甲的人了、最後禁不住將軍百般哀求,在者也是形式所迫不得已同意他帶兵去征討烏恒、同時此次出征還是由老搭檔翔侯監軍,但是南方酷暑之地行兵路險,又是走水路正值盛夏、天氣酷暑難耐瘟疫瘴氣橫行,出征的士兵大多染病,就在去征討無恒的途中馬援不幸被瘴氣所侵、身體日漸不支不久就病死途中。

在臨終之前馬援自知來日無多,知翔侯是真朋友就將家小托付給翔侯,臨終前馬援對翔宇說出肺腑之言,在下跌宕一生不蓄家業,不置田產,所以到最後謝幕之秋也沒有資財供養妻女,身後之事所托翔宇兄也。

翔宇也知道自己這個朋友確實是兩袖清風一身薄涼,所以就對馬援說馬兄可寬心將來一切有我,真正的朋友無需多說什麼、馬援聽後麵帶微笑不久辭世。

就這樣伏波將軍馬援壯誌暮年在南征的途中染病而亡,真正的實現了將軍一生的夙願將士沙場死馬革裹屍而還。

將軍之遺體入殮回京,期間幼子因思念其父不久也相繼而亡,其妻子由於連遭變故備受打擊、從此整日精神恍惚不能整理家事,幸有一女年方豆冠善能理家,所以家中大小事務一切有她主持,方方麵麵都承辦的頭頭是道井井有條,至此年紀輕輕就芳名外播遠近聞名。

翔宇也不負朋友所托時常周濟馬家,這年正好陰麗華之子劉莊選妻,翔宇知道此皇子日後是要成為皇帝的、所以借助自己和陰麗華的故交關係向陰皇後推薦了馬援的女兒。

要知道以翔宇和陰家的交情他提出的人選就連皇帝都是要考慮的,就這樣這個馬姑娘以自身的賢良淑德才貌雙全、又是功臣之後被皇家選中做了太子妃,後來自然成了漢室皇後因其母儀天下被後世所稱頌。

所以翔宇也是沒有辜負朋友臨終前的托付給他的女兒找了一個好歸宿。

就這樣時光流逝,曆史的車輪繼續向前轉動又經過十二代漢家帝王、到了弘農懷王劉辮登基時天下此時已是暗流湧動國祚不穩了。

講到此處感覺漢朝經曆了十二代帝王好像是跨度很大其實則不然,這幾位皇帝加起來不過一百多年,以下的皇帝就像是走馬燈一樣你方唱罷我登場,大多數的皇帝繼位的時間都不長,有的皇帝從登基到退位自己都不知道,因為自己的年齡太小還不懂事就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

就這樣朝廷上就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外戚專權和宦官亂政的混亂局麵,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漢朝後期更換皇帝的頻率太快,這樣就導致了皇帝登基的年齡普遍都年齡偏小,導致不能獨自上朝理政,這樣就不得不由皇上的母親親自垂簾聽政。

但是皇後畢竟是外姓天長日久就不自覺的要仰仗著皇後的父母兄弟姐妹這些外戚,不知不覺間就很自然的出現了漢武帝所擔心的外戚專權、把持朝綱幹涉朝政的情況發生。

但是這個小皇帝還是姓劉的,就在皇帝長大後、他是不甘心自己手中的權利都由別人行使自己反而任其擺布的。

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皇帝就會從外戚的手裏奪回自己應有的權利,但是自己的這些姥爺舅舅七大姑八大姨可是不願意就這麼把手中的權利說還回去就換回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