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別姬(3 / 3)

項羽死後其手下的將領大多都投降了漢軍,唯魯地楚將誓死不降。

劉邦知道後命人將項羽的頭顱帶到城下,展示給城中的守將和百姓看,當百姓確定項羽已死才開城向漢軍投降,之後魯地的守將為感念項羽的知遇之恩自殺以殉霸王!

劉邦感念城中百姓忠義所以將項羽的首級葬在魯地。

項羽手下大將鍾離眜在聽聞項羽戰敗後,隻身逃出漢軍的包圍來到趙地投奔韓信,因為當年韓信還在楚軍中混日子的時候他二人最有交情,鍾離眜曾多次向項羽保舉韓信為將、可是項羽就是不聽他的話導致楚軍人才外流。

但是由於鍾離眜對霸王忠心不二並與漢王多次交戰,讓漢軍吃盡了苦頭所以劉邦深恨之,得知他在韓信處就立刻派陳平去質問韓信,為什麼收留漢王的仇人?

此時鍾離眜也勸說韓信,趙王如今指揮千軍萬馬,所及戰陣都是摧枯拉朽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無二,想想趙王並非漢王本家現在就已經被封趙王,那麼將來功高蓋主封無可封的時候,你的死期也就不遠了,以我看趁著自己手握重兵之時和漢王平分天下,韓信沒有聽鍾離眜的話,同時感念劉邦的推飯解衣之恩不忍叛之,害怕自己受到牽連就讓鍾離眜自殺了。

自殺前鍾離眜勸韓信自立為王,不然我死之後你的死期也將到來,可是韓信因為貪戀眼前的王位沒有聽他的勸告,鍾離眜在臨死之前大罵韓信婦人之仁,後悔自己對眼前的韓信看走了眼,原來此人也是個苟且之人。

果然不久漢王聽從了陳平的計策,以巡幸雲夢澤為名召韓信禦前見駕而捕之,本來劉邦是想把韓信給殺掉的,但是由於秦風從中調停說如今天下初定,大王不宜輕易誅殺開疆破土之臣,這樣做對漢王一統天下是不利的。

現在手握重兵的其他諸侯王還在一旁觀望,如果現在就讓韓信死掉,他們就會感到兔死狐悲和你離心離德馬上造反也說不定,所以當前不能殺他,劉邦聽了秦風的勸告沒有殺韓信,而是把他降為淮陰侯,放在都城聽用,實際上是一種軟禁的狀態。

隨著項羽的死,曆時四年的楚漢之爭就此也落下了帷幕,劉邦也順利的建立了秦朝以後,華夏曆史上的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漢朝,秦風念及舊情上書劉邦將項羽的屍身湊齊,葬與烏江二十裏的鳳凰山上。

真是“坑灰未冷山東亂,原來劉項不讀書”!

此時漢王聽說齊王田橫帶著手下三百多門客逃到一個島嶼上,就讓懂得航海技術的秦風去找田橫,此時秦風手裏還有漢王的手書,信的內容大體是告訴身居海島的田橫,不要執迷不悟應該順應曆史潮流,做一個識時務的人,現在我大漢王朝已經是威加海內統禦八荒,如田橫降可封候拜將,如若不然我必揮軍蕩平之。

經過半個多月的尋找,秦風終於見到了田橫,然後把劉邦的書信交給他,然後就對田橫說如今天下歸心海內一統,齊王為了自己手下的三百門客著想,假如漢王的軍隊殺來,這島上的生靈頃刻間就會灰飛煙滅蕩然無存,以我看齊王還是順應潮流做個順民吧,田橫聽了秦風的話覺得當前其實是大勢已去,自己在這樣一意孤行就猶如螳臂擋車蜉蝣撼樹,確實是自不量力了,想到這裏就決定帶著兩個門客隨同秦風的海船去朝見漢王。

可是當走到半路上的時候田橫聽說驪食其的弟弟好在漢王的朝堂之上為官,自己當初把驪食其給油炸了,如今他的弟弟能放過自己嗎?

與其在朝堂上受辱還不如就此了結了自己的性命,心想漢王不就是想看看我田橫的樣子嗎,那我就滿足他好了,想到這裏就自刎而亡了,然後讓兩個門客帶著自己的人頭去見漢王,等到這兩個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後就在田橫的墳前自盡殉葬了,同時還在海島上的三百門客知道了田橫已死的消息,也全都自殺了,這就是成語士為知己者死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