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會議(1 / 2)

第四章會議

秦風來到相府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找到了李斯,並且通過獻寶被相國封為中等食客,從此自己就擺脫了雜役的生涯,不久相國就在相府召開了一次會議。

身穿華麗的衣服,秦風坐在中等食客的人群中、看著不遠處下等食客中的李斯,李斯也看向這裏,翔宇向他點了一下頭、然後跪坐在席子上,為什麼要跪坐呢?

因為好像那個時代的禮儀規定大家都得這麼坐著吧、反正秦風是抱著有樣學樣,虛心聽講的方針來參加會議的。

此時坐在主席上的呂相國正在和門客們商議是不是可以把自己的著作《呂氏春秋》獻給秦王,從而讓自己在政治上的聲望更上一層樓。

關於這部《呂氏春秋》在當時可以說是一部百科全書了,它涵蓋了冶煉,農桑種植,百家經典等多個學科的內容,同時也是呂不韋和他府上門客們的智慧結晶,傾盡心血的一部曆史著作,據說當時在書成之日呂不韋將此書懸在城門之上,並且貼出告示如有能改一字者賞千金,然而告示懸掛三月竟無人能改一字,從而就有了一字千金隻說。

在呂相國的心裏上書也隻不過是一次投石問路,他想通過上書來觀察一下秦王和朝臣們對自己的反應,從而決定下一步棋該怎麼走。

現在的趙姬對他的熱情已經不像當年那樣似火熱了,首先是秦王已經慢慢長大了,不比當年的孩童時期,已經有了自己獨立思維和判斷能力,如果自己還像以前一樣和趙姬來往難保不會被秦王察覺這其中的貓膩。

再加上呂不韋身為當朝的相國,也是不允許他在這個方麵投入太多的精力,所以他要在當前改變一下策略。

但是想通過太後來走這步棋,自己的心中實在是沒有底、隻有自己及時的掌握秦王的想法,才能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和抱負。

但是具體怎麼向秦王上書,以及秦王的想法、上書的後續影響、朝廷裏各個大臣的意見和動向、這些情況呂大人是不好自己出麵去問的。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秦風一看機會來了。

從坐席上從容的站了起來走到呂相國麵前,深深的鞠躬行禮,然後看著呂相國說道:”相國的煩惱屬下可以給大人分憂,當今天下我大秦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期,秦王新政目前最需要的就是豎立自己的威信,往往立威要從政治和軍事上著手,所以我們了解到秦王當前最迫切的需要。

接著分析一下當前的時局,秦國和楚國現在鬧得很不愉快,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戰爭、所以秦王要想了解楚國的情況那是最好的方法,是去向了解情況的人去谘詢、所以我們可以給秦王推薦一個能夠令他滿意的人,但是這個人必須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條,”這間諜必須是楚國人”。

常言道解鈴還須係鈴人,那麼這個了解情況的人一定是從楚國來的,因為隻有楚國人才更了解楚國內部的事情。

同時在相國和秦王之間就要有個中間人,這個人可以隨時掌握秦王和大臣們的一舉一動、並及時的向呂相國反饋情況。

第二條,”本府的食客地位低應變能力強”。

也就是說目前最緊要的是要在秦王麵前安排一個“間諜”,那麼這個間諜的身份一定要靠得住,對丞相您一定要忠心,由於外麵的人,我們在短時間內是很難了解的,所以就要從呂府的食客中挑選,但是地位不能太高是一個平時大家都沒有注意的人,同時這個人要有才華,要能隨機應變、還要盡快得到秦王的賞識和信任。

地位太高大家就會注意到他是呂府的人,不便於行動。

第三條,”夠聰明”。

做間諜這個活,不夠聰明的人不行,因為豬隊友到什麼時候都會傷害到自己,也不可能得到秦王的賞識和信任。

現在我們知道了自己要找的人所具備的條件,那麼下一步就是找到這個合適的人選。

目前我們不能在上等和中等的食客裏麵找,唯一剩下的隻有下等食客了,秦王你看這下等食客中誰最合適呢?

呂相國驚訝的看著眼前這個剛剛認識的人,仿佛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自己這麼長時間心中的問題就這樣被這個小子給說了出來、並且還講出了解決的方法、看來自己是小看了眼前的嫪毐了,想到這他馬上叫來了管家紀綱,讓他迅速查找府中符合條件的食客。

紀綱思索片刻,恭敬的對呂不韋說出一個人的名字“李斯”,此人從楚國而來在相府之中下等食客,已有三年了此人向來對相國忠心耿耿,在此三年之中也沒有聽見一句怨言實在是可靠之人。

呂不韋聽了紀綱的介紹然後輕輕的點了一下頭沒有說話,隻是向管家揮了一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但是當紀綱要退下時呂不韋又補充了一句,把嫪毐調到上等食客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