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八年,二月中旬,夜幕降臨時分,華燈初上。

皇宮東門一小殿內,燭光如同白晝,曹皇後端坐於禦案前,翻看著一眾朝中大臣們的奏表,麵帶愁容,心力交瘁。

“瑩兒,皇城司可有新的消息?”

曹聖人放下手中的奏表,微微撇過頭,朝向立於旁側的胡雪瑩,輕聲問道。

胡雪瑩年方二十,常年在曹聖人身邊服侍,深得曹聖人信任。

又因胡雪瑩自幼習武,劍法超群,就算是北宋禁軍教頭也近不得身。

再加上,胡雪瑩讀過幾年私塾,聰明伶俐,便被安排在皇城司做了副指揮使,官居正六品。

“啟…啟稟聖人,皇城司還沒有任何消息。”

胡雪糕瑩不敢怠慢,在遲疑了一下後,趕緊躬身抱拳,回稟道。

“既無消息,還不趕緊去探查!”

曹聖人麵帶不悅,冷冽吩咐道。

“喏!”

胡雪瑩當即躬身施禮唱喏道。

待胡雪瑩離開宮殿,曹聖人便派人召見擔任都知的任守忠,與擔任宰相的韓琦、擔任參知政事的歐陽修,商議如何處置被關押在皇城司大獄內七日已久的太子趙曙。

“太子謀劃起兵造反一事,不知諸卿如何看待?”

正襟危坐於禦案前的曹聖人,先是掃視了一遍站在他麵前的任守忠、韓琦、歐陽修三人,隨即正色問道。

並肩而立的任守忠、韓琦、歐陽修三人,麵麵相覷,不知該由誰先來作答。

“啟稟聖人,臣以為太子是被奸人陷害,他並無起兵造反之意,應當盡快查明才是。”

三人居中的韓琦,左顧右盼了兩下後,便率先回答。

“臣也以為太子絕無起兵造反的可能,聖人應當命皇城司立即放人,如若繼續將當朝太子關押在皇城司,我大宋威嚴何在啊!?”

歐陽修隨後便為太子申冤道。

原來在七日之前,皇城司密探從東宮太子寢房內搜出一封起兵造反的詔書。

書中對躺在病榻無法臨朝的宋仁宗趙禎多有抱怨。

更要命的是,太子對養母曹聖人痛恨至極,誓言要斬殺欲成為武則天第二人的曹聖人。

近半年來,宋仁宗趙禎久病不起,朝中大事均委托曹聖人處理。

當皇城司副指揮使胡雪瑩把這封由密探搜來的詔書呈送給曹聖人,可想而知,曹聖人看完詔書內容後有多麼惱怒。

七日之前,曹聖人一聲令下,命皇城司副指揮使胡雪瑩,把太子逐出東宮,暫時關押在皇城司大牢,聽候發落。

盡管曹聖人無比惱怒,極其氣憤,恨不得立刻把太子殺掉,以泄心中憤懣。

可是,考慮到宋仁宗趙禎身體日漸消瘦,病情愈發嚴重,一旦殺掉太子,定然會舉國嘩然,朝野大亂。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曹聖人決定把此事交給皇城司查辦。

她倒要看一看,太子殿下是否有起兵造反之意,詔書是否是出自他手,或他命人所寫,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然而,七日已過,此案毫無進展。

“任都知,你當如何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