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共遊江南(一)(1 / 2)

年底,辦完了老大的婚事,康熙急不可耐的定下了來年三月的南巡計劃,這回誰都別想攔著他!

不過江南那邊的確也是該去看看了。雖然從那裏傳來的消息一直不錯,同西洋的貿易進行得很順利,那些洋人在大清也都是安分守己的。但是江南本來就是富庶之地,吏治最是容易敗壞的,現下經濟如此發展,總的稅收的確是高了,但就是不知道有多少進了他們自己的口袋。

後宮眾人也都伸長了脖子等著,畢竟南巡不是幾天就能完成的,時間一長,皇上帶出去的人就會多。自從太皇太後逝世以後,皇上就不怎麼進後宮,那時她們還以為是皇上在為太皇太後守孝。但是出了二十七個月的孝期之後,皇上長宿坤寧宮那可就不對勁了。

不過貴妃鈕鈷祿氏向來是守著兩個兒子安分守己的,而四妃(成嬪已經被升為成妃)又都是跟著皇上的老人了,自然知道這位主子娘娘跟前頭兩位都是不一樣的。剩下的那些人,根本就不夠看的,分位低不說,娘家也沒多大的權勢,即便心裏不滿也不能做什麼。

這麼一來,後妃不說,皇太後不說,前朝不說,皇後獨寵的狀況就已經持續了快一年了。其實後宮中的聰明人早就知道了,這一天,怕是皇上盼了許久了。在皇上心裏,皇後獨寵想必從她佟佳氏第一天進宮就開始了。

這次南巡,幾乎就是她們最後的機會。若是這次皇上還是在隻帶著皇後去,那麼她們的下半生,就如同在冷宮裏一樣了。但是,機會還是很大的,畢竟是南巡,若是隻帶著皇後一人,連前朝怕是都會有反對聲。

康熙很滿意這樣的現狀,畢竟哪個男人都不喜歡別人對他的房中事指手畫腳,尤其明明有個自己喜歡的女人卻要被硬生生的拉到別人那裏去,有什麼意思。如今他的兒子也夠多了,十三個,若都能平安長大,在史上也算是獨一份了。還有一點,蒙古和八旗已經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下,他已經不必想當年那樣,忍辱負重,甚至要靠娶那些人的妹妹、女兒、孫女來維護自己的地位,鞏固自己的皇權。

至於爾淳,一開始會有些內疚,會把康熙往外推,但是漸漸的她也看明白了。橫豎這一世都是偷來的,為什麼不活的快活一些呢?明明心裏就希望表哥隻有她一個人,既然表哥都願意如此了,她還裝什麼賢良大度。橫豎有表哥擋著,那些糟心事跑不到她麵前來;後宮那些女人,看得清的自然不會來膈應她,拎不清的,自然不應該再留在宮裏。

整理著行裝,爾淳的心裏滿是期待。她從未有機會去過江南,隻不過從表哥對於江南的向往以及前世四下江南的舉動來看,江南應該是個不錯的地方。而且此次出遊,更像是一家人出行。表哥已經跟她說了,那些妃嬪一個都不帶,就她還有幾個兒子,當然少不了瑚圖裏。

隨行名單出來之後,後宮前朝,心碎了一地。皇上奉皇太後出遊江南,命皇後、皇太子、大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並皇八女隨行。大臣中,隻有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大學士明珠、張英、李光地、馮溥等,幸得隨駕。佟國綱是留下了替康熙看著京城的布防;至於索額圖,自從滅了葛爾丹之後,因為胤褆立有軍功,所以動作多了起來。出巡時候大臣和皇子們的接觸比之在京城要容易許多,康熙可不想要這個家夥又逮著機會去胤礽那裏嚼舌根。他倒不是怕索額圖唆使胤礽做些什麼大逆不道的事,隻怕胤礽反應太激烈,做出些什麼事來麵子上擱不住。要知道,索額圖雖然一心拉攏太子,但是才幹還是有的。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康熙可不想再去哪裏找一個這樣的老狐狸替他辦事。

這回雖然打著視察江南的名號,但也的確是為了遊玩。所以康熙並沒有選擇更加快捷的京廣鐵路,而是仍舊用船——隻不過是鋼鐵製作的遊輪,又大又穩,沿著京杭大運河一路南下。不過鐵路的體驗也在安排之中,這次目的地定在離得最近的一個港口——寧波府,從杭州到寧波就坐火車。

三月,正是春暖花開的時候,康熙帶著一行人上了遊船,一路南下。

因為這條主船上麵隻有康熙一家人,所以他很放心的帶著爾淳在甲板上看著兩岸的風光。這一路從北往南,景色變化之大,實在是令人歎為觀止。

瑚圖裏踮起腳尖,還是隻能看到很遠處的天空,有些不高興,小手拽著康熙的衣角,“阿瑪,女兒也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