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朝著爾淳眨眨眼睛,“額娘,您好歹幫兒子說句話呀。”
爾淳很想當做沒看懂,胤禛這副沒辦法的表情著實是難得一見,不過等會兒瑚圖裏就該過來了,要是讓她也知道了,肯定要吵著一塊兒去了,反倒更加麻煩。
“皇上,您就讓他們去吧,他們也不過是覺著新奇,想去看看。要是您不放心,多派些人跟著就是了。”
連爾淳都開口了,康熙當然不再逗弄胤禛,“行了,既然皇後都開口了,這件事朕就準了。不過,胤禛,你帶著他們出去了可要把他們完好無損的帶回來,而且記得要在下鑰前回來,不可逗留太久,知道了嗎?”
“兒臣謝皇阿瑪,皇額娘。兒臣一定好好保護弟弟們,絕對不會讓他們少一根汗毛。”胤禛笑得滿足,終於可以出宮了呀,每天在宮裏都快悶死了,還是外頭好玩兒。他可沒忘記那一年的上元節,皇阿瑪帶著他們去看花燈的事。
第二天出發前,胤禛硬著頭皮,帶著一溜兒阿哥,去跟康熙報備,或者說是請罪。
其實連胤禛自己都沒有料到,大家居然都想出去,連三哥和五弟都是。說起來還都怪胤禟,嘴上沒個把門的,把這件事告訴了胤俄。胤俄這個直腸子知道了,等於整個皇宮都知道了!於是上書房裏頭的幾位阿哥也都知道了,而且都有意無意的對著胤禛表示:四弟(四哥),哥哥(弟弟)也想去給大哥道喜。於是,胤禛嚐到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滋味,在大家期盼的目光下答應了。
康熙一聽說大家都想出去,很是詫異,而後又怕這麼多兒子萬一路上真出了什麼事,這裏頭能頂事的也就胤禛了。不過,看看胤禛那一臉吃了蒼蠅,時青時白的樣子,算了,就同意吧,隻是把侍衛人數又增加了一倍。
原本站在一邊等著四弟幾個過來的胤褆才是嚇得不清,因為弟弟們都要去自己府上,後頭還有一個才五歲的胤祥啊!
就在這個時候,胤礽也來搗亂,“皇阿瑪,既然弟弟們都要去,兒臣也想一塊兒去。”
康熙一想,是啊,兄弟們好不容易聚一次,怎麼能少得了太子呢,一塊吧。“行,今日你們兄弟就去胤褆府上好生鬆快一天。隻是胤褆,記得照顧好你幾個弟弟,尤其是胤祥他們年紀還小,可別隻顧著自己樂。”
胤礽的話已經讓他驚出了一身冷汗,康熙的話就更加讓他頭疼了,這些小祖宗,光是一個四弟就夠他頭大的了,再加上這幾個小蘿卜頭……天要亡他呀!
“兒臣遵旨,兒臣定當照顧好弟弟們。”
當帶著一群興奮過度,嘰嘰喳喳的弟弟們回到自己府上的時候,胤褆覺得今天就是他的受難日啊,他才不相信四弟個鬼靈精費盡心思就為了來看他這座府邸。
果然,胤褆才帶了他們逛了一刻鍾,胤禛就提出來太無聊了,要到外頭去。胤褆的小心肝兒啊,抖得這叫一個厲害啊。不算他自己和太子,就有十一個皇子啊,最小的才五歲啊,這麼一群人到了大街上,一個不小心就能走丟,再一個不小心就能出事啊。就四弟、九弟和十弟的破壞力,那絕對是能把京城給鬧翻天的呀。他們三個一起,胤褆不怕被別人欺負,就怕欺負別人最後還得鬧到九門提督衙門去,那可真是丟人了。
不過無論胤褆如何說,胤禛就是不鬆口,就要去外麵,這可是他出宮的目的。而且幾個小的因為沒出過宮,頂多跟著去行宮避暑,對外頭也是好奇的很。有幾個不敢直說的,也都拿殷切的目光注視著胤褆。最最關鍵的是胤礽啊,身為太子二哥,居然一點都不考慮弟弟們的安全,還攛掇著出去(胤褆語)!
一比十二,胤褆完敗。
跟在他們後頭,胤褆發現自己的眼睛完全不夠用,這群小兔子崽子完全忘了他說的要大家一起行動,三三兩兩的湊在一起,往街邊的攤販那裏看去。他還以為胤祉、胤祺他們一向是內向的,肯定比較省心,哪裏知道出來了之後都是這副德行,跟沒見過世麵似的,什麼都覺得新奇,什麼都要看一眼!那就是一個燈籠啊喂,有什麼好看的呀!
無奈之下,胤褆讓侍衛們分成幾隊,跟在他們身後,好在剛才不顧胤禛的反對,給他們每人都準備了兩個侍衛,現在正好派上用場。
在街上逛了半天,大家終於有誌一塊兒進了如今京城裏頭最受歡迎的一家店——珍寶齋。這家店是近幾年才興起的,就是在大清開始同西方諸國進行貿易之後,賣的都是些進口的舶來品,衣食住行幾乎無所不包,一開業之後就大受歡迎。
其實自從開始大清開始對外貿易,這樣的舶來品店開了不少,但是多半集中在東南沿海一帶。為了保護大清的利益,也是出於政|治、軍|事上的考慮,康熙隻在寧波、泉州、廣州、澳門開設了對外口岸。所以洋人和洋貨多數集中在東南沿海,有些商人看到了商機,也會把洋貨往江浙一帶以及京城、直隸這邊帶。但是最受大家歡迎的玻璃等器具都是易碎的,並不好運輸,有些店鋪裏頭雖然有,但是也隻有少量的小件。唯有珍寶齋裏頭,那些玻璃製品可是又多又全,大小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