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天,在日本的東京.陸軍中的反對投降派開始了再一次的‘下克上‘的行動.在陸軍省,20餘名強硬的反對軍官己秘密地集合在一起,計劃發動一次政變.作為首腦的竹下少將嚴厲的對他們提出了警告,這樣作弄不好會掉腦袋的,大家應該考慮清楚,現在退出還來得及,但這些狂熱的帝國叛逆者們卻沒有一個人表示出膽怯,竹下對此深感滿意.政變者們的計劃是,先將天皇和那些慫恿他投降的人區分開來,然後謀取陸相阿南,大本營總參謀長梅津的支持,由他們去麵見天皇,勸說天皇同意放棄投降求和,並批準集中兵力在本土上與入侵者打一次硬仗,使登陸者遭到無法承受的巨大損失,然後再進行談判,謀求較為體麵的和平.最不濟,就上山打遊擊,反正不輕易接受‘波茨坦公告‘.在這之前,他們將動用駐東京的警戒部隊包圍皇宮,切斷一切對外通訊聯絡,占領電台和重要的報社,主要的政府大樓,逮捕首相鈴木.外相東鄉和內大臣木戶等投降派,軟禁海相米內等人.計劃確定了,行動立即展開.
反叛者們認為,如果有阿南陸相和梅津參謀長的參與,那麼東京警衛師團的森猛赳中將和東南軍區的司令田中靜壹大將就會與他們合作,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多了.1936年不是就有一小批年青的激進軍官占領過東京嗎?那是有名的‘二.二六事變‘.實際上這次也是陸軍的一次單獨行動.他們認為,有了陸相和總參謀長的支持.他們將是為了國家利益在最高司令長官指揮下的一次合法行動.雖然這種所謂的‘合法‘使人大感懷疑.他們自己對自己解釋說:
"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仵的投降是在毀滅大和魂的國體.因此,暫時不服從天皇的實現和平的決定是完全有理由的,是正確的.更何況這個決定是非常錯誤的,是天皇受了首相鈴木,外相東鄉等一小撮投降派的蒙蔽才作出的,這不算數,他們使天皇作出了誤判.事實上,正是因為我們對天皇是真正忠誠的,所以才必須短時間內不服從天皇."
8月12日上午9時,內閣繼續開會.會議的內容是討論接受‘波茨坦公告‘給盟國的照會如何措詞的問題.大的原則雖己確定,但陸相阿南和梅津總參謀長和豐田大將堅持要加上"戰犯可否由日本自行審理"和"鑒予日本目前的經濟狀況,負擔能力有限,駐軍數量不宜過多."的詢問性條款.文官們則堅決不同意,這些條仵會刺激美國人和中國人的,同樣有葬送最後結束戰爭機會的可能.雙方僵持不下,會議無法開下去了.上午11點左右,從禦文庫打來電話,說是天皇想見見阿南陸相和梅津,豐田兩位大將.鈴木首相借機宣布休會,下午繼續.
天皇裕仁看起來突然衰老了不少,這叫三位軍方重量級人物十分不安.天皇告訴他們,結束戰爭的談判正在進行,在這之前他希望在有結果之前盡量避免流血.希望三位實權人物理解他的苦心.三人唯唯諾諾,表示盡力遵從天皇旨意.
下午繼續開會,但在3點45分時,會議被迫中斷,一位天皇近待送來一份陸軍準備發表的聲明,並聲稱,陸軍將在15分鍾後在電台和報紙上發表這份聲明:
"皇軍己收到新的敕令,己重新開始對美國,中國,大英聯合王國和蘇聯發起進攻"
近待用非常惱怒而責難的眼光盯著陸相和總參謀長,不用說,這是代表了天皇的意思.
"對不起!這我一點也不知道!"
阿南唯幾氣極敗壞的大聲喊道:
而總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則被氣得臉色特青,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大本營發布命令必須得到陸相,海相和總參謀長的批準.但現在這三位大人物均在現場開會,誰也沒批過什麼命令.這肯定是參謀部和陸軍省內那些激進份子幹的,雖然阿南曾在中午電話指示過陸軍次長吉積中將,要他嚴密注意以竹下少將為首的不安分的軍官們的動靜,但不要采取任何行動,他還是沒有料到叛逆者們的行動這麼快.梅津美治郎立即下令廢除這個聲明,總算在電台播放前幾分鍾扣住了它.
但火種己經播下,大火立即就會燃起來.東京向來是大火的受害者,不會缺乏支持火焰燃燒的材料.由日本陸軍軍人製造的動亂沒人能製止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