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生呆呆地看著轉過身走過來的黃林,她好象想說什麼卻說不出來的樣子,好一會兒她才喃喃地輕聲說道:
‘科爾!科爾!真的是你麼?‘
黃林也呆住了,什麼時候這個醫生會認識他?而且還知道他的名字?並且叫他是科爾?一般不特別熟習的人是不會這麼稱呼他的,她是誰?‘
黃林在記憶中飛快地搜尋著:
‘啊!你你你是‘
女醫生摘下了口罩,一張年青,漂亮,充滿青春活力的姑娘麵孔出現在眾人前,她笑了!整齊,潔白象小貝殼一樣的牙齒從微微張開的嘴唇中露了出來.
‘麗達你你是麗斯達上帝!你怎麼會在這兒?‘
黃林的腦袋完全處於當機狀態了,麗達是他來到美國後遇上的第一個美國人,也是第一個美國女性.他沒有忘記在卡拉維拉爾訓練基地那小醫院的病房中的一幕,為了製止住這位年青姑娘的驚呼,他曾象一頭獵豹一樣猛撲過去抱住她.黃林來到這個世界上所認識或接觸的美國女性屈指可數,其中有他名義上的母親露茜夫人,姐姐瑪格麗特,總統夫人伊林娜,其它就是原訓練基地的幾位護士姑娘了.英國娘們不算,因為黃林根本不想沾上她們.而在托姆教授主持的小醫院內,當女護士們將年青的飛行學員搬來搬去時,麗達是唯一一個不對他毛手毛腳的姑娘.黃林對她頗有好感.說實話這姑娘年青,漂亮,氣質不凡,身材絕對上乘.隻不過黃林剛頂著科斯派爾的名頭來到美國,一切都要從頭作起,根本管不了女人方麵的事,僅僅隻是對她有一點印象而己,談不上其它.這這沒想到3年多後的今天會在珍珠港遇上她.這世界也太小了點吧!黃林呆站在病房中象是一尊木雕,倒是麗達開口說話了:
‘科爾!你還好嗎?你什麼時候回珍珠港的?‘
黃林沒有聽見麗達問他什麼,他還耒反應過來.坐在病床上的羅徹福特少校笑了起來:
‘好啊!有意思!原來你們是老相識了,很好!很好!俊男,美女,嗯!不錯!不錯!接下來該作什麼,這就不用我來說了吧!嗯!麗達小姐你可得抓緊點啊!科爾上校可是全美國姑娘們心中的偶象啊!想嫁給他的人恐怕要車載鬥量了!喂!科爾,科爾!小子,沒聽見嗎?你不會是見色忘友的小壞蛋吧!快給麗達醫生說說,我己經好了,放我出院吧!替我開個後門好不好!你你你說話啊!上校先生!‘
黃林的正常功能終於恢複了,他的臉一下子紅了,他不的意思的搔著頭髮說道:
‘請原諒麗達,你讓我吃驚不小.啊!少校,你的病好沒好恐怕我說了不算,還是讓醫生作決定吧!麗達,你怎麼不呆在卡拉維拉爾訓練基地的醫院中,而跑到珍珠港來呢?‘
麗達的臉也紅了,更顯待嫵媚動人,她笑著說:
‘科爾,現在不是談這個的時候,還有病人在等著我,你如果真想知道我為什麼會到珍珠港來,請我吃晚飯好嗎?我會告訴你的!‘
黃林不但對麗達成為了一名醫生感到好奇,而且他更想多知道一點訓練基地的一些情況.拉莫夫上校,查爾斯和鮑威爾教官,哈格諾夫憲兵中校,托姆教授,布朗老爹等等,那可是值得回憶的時光啊!
夏日的夏威夷傍晚是美麗,動人的,落日將金黃色的餘輝灑在這顆太平洋的明珠上.椰樹在微風中輕蕩,海浪溫柔的拍打著沙灘,港口中不時傳來低沉的汽笛聲,綠色的山坡,蘭色的天空和大海,白色的沙灘,組成了一幅秀麗的山水風景畫.世界上正戰火紛飛,但1943年6月的珍珠港卻是戰爭中的世外桃源,和平,安靜.隻有天空中偶爾飛過的巡邏機群顯得有點不協調,否則還真是一個人間天堂的渡假聖地的.
在靠近港口的海軍軍人服務社的酒吧一角,黃林和麗這對坐在一張小桌旁,窗外不時傳來海濤聲.他兩人前麵一人放著一杯咖啡.但很顯然兩人的心思都不在這杯黃褐色的飲料中,黃林微低著頭,他不知道從何說起.倒是麗達非常大方,這位少尉海軍軍醫笑著對黃林說:
‘科爾!你不是想知道我為什麼會在珍珠港嗎?我說出來你能相信嗎?‘
黃林怔怔地看著她說:
‘有什麼不相信的,你總會有你的道理的,世界上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我有什麼理由不相信呢!‘
麗達咯!咯地笑了起來.她沒穿軍裝,而是穿了一仵白底小黃碎花的連衣裙,整個人顯的活潑,美麗,少女特有的體香一陣陣傳來,弄得黃林心煩意亂,有點不能自持了.她一字一句的說道:
‘是為了離你近一點,知道嗎?‘
‘甚麼?‘黃林大吃了一驚,差點將咖啡打倒在桌上.
麗達鮮紅的嘴唇嘟了起來,她帶著些許不滿卻又有點得意的神情說道:
‘你知道嗎?從你在病房中抱住我那一刻起,我就很喜歡你,我知道我生平要想找的人找到了.你就是我要找的人.在基地我可是時刻在關注著你,可你呢?正眼都沒有瞧過我一眼,離開基地時連招呼也沒有打一個.我真的有點失望!不過男孩總是很粗心的,我原諒了你.你去英國的事知道的人不多,但我知道.後來知道你回來了,並且從報紙上知道了你在‘企業號‘上,還駕機空襲了東京,我真替你高興.去年我從大學畢業就自告奮勇的加入了海軍,並爭取到了珍珠港的海軍醫院.我知道我會見到你的,上帝不會不管我的,這不我就見著你了!我還真得感謝上帝呢!‘
‘你你不是見習護士嗎?怎麼又成了醫生呢?‘黃林喃喃地問道:
麗達笑等更厲害了,她笑起來格外好看.
‘誰告訴你我是見習護士了?我是一名醫生.我到卡拉維拉爾艦載機訓練基地醫院是實習!因為托姆教授算起來是我的姨父啊!哪時我還是加利福尼亞大學醫學部的3年級學生,去年我才畢業的啊!‘
‘啊!是這樣,對不起!麗達小姐,是我弄錯了.‘黃林連聲道欠.
‘這沒什麼,用不著道欠!科爾,你知道嗎?我生平最想見到的人就是你.你瞧你的照片我都隨身佩戴著呢!‘
麗達端起了咖啡但卻未喝,她指了指自己的胸口說道:
黃林這才發現,在麗達雪白的脖子上係著一根銀項鏈,項鏈下方是一個鑲著細細地金線作邊的一個小巧的心形鏈墜,鏈墜剛好垂在她那同樣雪白的乳溝上一點.黃林的臉紅了,他飛快地盯了一眼,的確,心形鏈墜上有一個年青人的頭象,但卻不是自己.黃林不解地問道:
‘啊!是那個嗎?可不是我啊!‘
麗達低頭看了一下,又笑了起來:
‘對不起!是我弄錯了,是這一麵!‘
她輕輕地翻過了心形鏈墜,黃林的頭象赫然出現在上麵.這是一張黑白照片,不用猜就知道,黃林在基地的醫院裏被折騰了那麼久,又是X光撿查,又是化驗,又是抽血,又是拍照這張照片肯定是被有心的麗達在那時弄到手的.麗達的露骨表白使黃林十分為難,說實在的,他也很喜歡這個姑娘.麗達高雅的氣質,活潑,開朗,大方的性格十分符合他的胃口.而且人也長得很漂亮,身材更是百裏挑一.作為一個23歲發育健康的青年男子,要說不想異性那是假的.但黃林雖然頂著科斯派爾的名頭,但生活習性,思考問題還是活脫脫的一個80年代的中國人.而中國青年人的思想,特別是在婚姻問題上,與美國人完全不一樣.美國人對男女之間的關係看得比較隨便,合則留,不和則散,這是一條最根本的原則.男女一見鍾情,也許隻有一夜的緣份,也許時間會長一些,也有的是終身相守,但彼此決不會約束對方的.黃林總感到西方人對家庭不是十分負責任的.當雙方組成一個家庭時,特別是有了小孩時,雙方都會盡力的.但孩子一當成年,父母就不再盡責任和義務了.而在美國人的家庭中,孩子成年後也決不依靠父母的,都是用自己的雙手去奮鬥和獲得自己的一切.他們的財產關係清晰,那怕家裏是千萬富翁,但沒有父母的遺囑,孩子也得不到一分錢.而美國的年青人也多半不太願意從父母那裏獲得什麼照顧.這與中國家庭截然不同.這就是美國年青的一代動手能力比較強的原因吧!對於異性黃林並非一點不動心,在高中時,他就很喜歡班上一位姓蘇的姑娘,那姑娘的牲格和眼前這位美國姑娘差不多,皮膚沒有麗達白,身材也要差一些,也沒有麗達漂亮.但黃林卻心儀於她,但卻從來沒有表示出來過,當然畢業過後就各奔東西了.進了大學才一年就墜岩了,未了被弄到了美國來.在大學一年的不長時間中,學曆史的女生本來就不多,雖不說是恐龍一群,但養眼的的確沒幾個.因而也就不動那方麵的腦筋.可現在倒好,一個大美女送上門來了.黃林依然有80年代中國青年人的那種固有觀點,如果沒有作丈夫的能力和不能盡作父親的責任,那就寧可不結婚,以免害人害已.這個觀點對美國人來說簡直太不可思議了,男歡女愛,一夜有情,這根本就沒什麼可大驚小怪地,難道非結婚生子不可?因此麵對麗達的表白,黃林簡直不知該如何應對,他純粹是沒話找話地說道:
‘那麼那一個是誰啊!你怎麼會把他也掛在胸前啊!‘
‘哈!別多心,那是我父親.我生平最想見的兩個人就是你和我的父親,如果要排名的話,你恐怕還在我父親之前呢!‘
麗達調皮的說道‘
‘啊!是你父親,他叫什麼?是幹什麼的?看起來他很年青啊!怎麼會有你這麼大的一個女兒?‘
‘他是一個物理學教授,叫奧丁海默,這是他年青時剛從哈佛大學畢業時留下的照片,我挺喜歡的,所以就掛在這裏了!‘
‘什麼?‘黃林猛地站了起來,桌子被掀動了,桌上的咖啡杯差點被掀翻,麗達手快,一把抓住了杯子,就是如此那杯中的褐黃色液體也濺出來不少.
‘你說你父親叫奧丁海默,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物理學教授,是畢業於哈佛大學,他叫羅伯特.奧丁海默是嗎?‘
黃林急切地問道:
‘這有什麼吃驚的,你說得不錯,他就是羅伯特.奧丁海默,你認識他嗎?‘麗達狐疑地問道:
‘啊!不!不認識,不過我聽說過他.你不是叫默德海爾.麗斯達嗎?我想你不會超過20歲吧!你父親也不會比40歲更大吧!‘
黃林不安地問道:
羅伯特.奧丁海默任何一個學曆史的人如果不知道這個人,那老師是不會順利地拿走畢業證書的.黃林飛快的在腦海中搜索出了有關這位科學家的全部資料,這對大腦開發程度以達百分之五的他來說,這當然不是什麼太難的事.這個物理學家被稱為美國的‘原子彈之父‘,他是美國籍的猶太人.1904年4月22日出生,1925年在他21歲時就從哈佛大學畢業了,畢業後到英國的劍橋大學深造,在那裏他加入了著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1927年奧丁海默去了德國,在德國格丁根大學獲博士學位,爾後回到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理工學院任物理學教授.1939年因愛因斯坦的一封信,美國啟動了‘曼哈頓‘工程.這位物理學教授成了‘曼哈頓‘工程的主要負責人,他親自擔任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主任.作為一個大學教授或者說是科學家,奧丁海默顯然對龐大的‘曼哈頓工程‘認識不足.一開始他認為隻需要6一8名物理學家和100餘名工程技術人員就足夠了,但到1945年原子彈造出來時,這個機構共擁有6000多人.其中2000多文職人員,3000多名軍事人員,光科學家就有1000餘人.大大地超過了奧丁海默教授的估計.1945年7月15日,在這6000多人曆經5年的奮鬥後,第一顆原子彈製造成功,並於當年8月6日和9日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這種威力巨大的炸彈,造成幾十萬人當場死亡,且貽禍無窮.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無條件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