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的這些日子,也是等待送來更多的糧草,袁文清已經做好了長期的準備,勢要收複南戎。

這日,袁文清收到了一封來信,由於信件的特殊性,袁文清不得不認真對待,然而信件的內容完全打亂了袁文清的部署。

袁文清連忙找到了李佑,將信上的內容告知了李佑,想看看李佑的態度。

當李佑得知這條消息後,第一感覺便是有詐,遂將自己的看法說了出來。

“二弟,你說這南戎此刻送信主動求和,如果我們不表明態度,這天下百姓隻怕會單方麵的唾罵我們,不顧生靈開戰,我們是不是在好好考量一番?”

袁文清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李佑聽聞眉頭緊鎖,大哥說的也沒錯,這的確是一個問題,去就是上了他們的當,最關鍵的是還不知道他們耍什麼把戲。不去的話,就是置天下百姓不顧,失民心。

思索再三,李佑建議性的說道,為什麼說建議,隻因他不能完全做主,隻能說出自己的看法,“大哥,我建議我們還是從長計議的好。

去肯定是要去,隻是地點我們要再仔細思考一番,不能全部都聽南戎的,我們要掌握主動權。”

“二弟說的是,我們先敲打敲打一下他們,給他們一些心理上的壓力,過些時日再答應他們,到時候我們便也做好了準備。”

“李大人、劉大人,如今南蠻那些人不上當怎麼辦?”

“宰相,不如我們大肆宣傳出去,我們南戎主和,而南蠻那些人卻非要開戰,想必到時候聲援我們的人會更多,在這種壓力下,南蠻那些人想不答應都不行!”

李大人的眼珠在眼眶中不停地打著轉。

“好,看來你們是早就想好對策了,這件事就由你們兩人全權負責了,需要什麼直接從國庫支取,就說是我的口諭。”

李大人和劉大人激動的滿臉通紅,特別是聽到可以去國庫支取所需,兩人的小九九立刻盤算了起來,宰相這是給他們福利啊!可一定要抓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然而還沒等兩人宣傳出去,袁文清卻早一步將這件事散播了出去,天下百姓也出現了一邊倒的局麵,對於南蠻太子的作為很是稱讚。

李大人和劉大人徹底傻眼了,這還怎麼玩?

於此同時,袁文清一紙公布於眾,告訴南戎的話事人赴黃蕪平原共商講和大業。

為什麼要選擇黃蕪平原呢?原因有三,其一,黃蕪平原,地勢平坦,沒有遮擋物,一切伎倆皆無處遁形。

其二,黃蕪平原地處邊界之地,對於兩方人來說都比較公平。其三,黃蕪平原地勢比較偏僻,人煙稀少,更不會有路過的行人,避免衝突發生而傷及無辜。

宰相得知消息後,有些無奈,看來他們有所察覺了,這才先下手了。不過這些對於大局來說問題並不大,隻要他們同意參加求和這場談判,那便贏了一半。

“傳我令,同意南蠻太子所挑選的地方,他日定準時赴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