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心髒去哪了?(2 / 2)

兩人坐上車,汽車開始行駛。

王曉掏出一根煙遞給開車的段傑。

“不了,我在戒煙。”

王曉隻好把煙送進自己嘴裏,

“傑哥,你說吧,有何指示?”

“小孩的家長知道了嗎?”

王曉一麵點煙,一麵回答“知道了,現在在局裏。”

“現在的家長都不看孩子的嗎?”

“這些小孩貪玩,家長叫他們別出小區,結果講不聽,才釀成大禍的。”

“帶走小孩的凶手,除了是個男人,還有其他人嗎?”

“根據路段監控顯示,每次都是一個帶棒球帽的男人,這人很有預謀,應該是騙受害人買零食吃,而且凶手非常了解哪些路段沒有監控,然而帶著小孩消失在了城市之中。”

段傑神情越發嚴肅,

“他不可能消失,這純粹就是個惡魔!對了,那個環衛工人錄完口供後,叮囑她別節外生枝,否則對她不好,再者不要打草驚蛇,這個凶手相當狡猾,反偵察力特別強。”

“好的,我們的行動還算快,之前那兩起都被按了下來,媒體沒介入,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很好,一旦曝光會造成社會的恐慌,這案子都有一個月的時間了,我們要盡早破案,畢竟關乎兒童們的安危。”

說著,段傑凝望車窗外的馬路,街上的行人逐漸多了,特別是穿著校服的學生。

王曉吐出一口青色煙霧,

“是的,哎,一個月了還沒任何頭緒,現在隻有發布公告,讓家長們看緊孩子。”

段傑陷入沉思,這是從業20年來最麻煩的案子,越是麻煩我就越感興趣,我倒要看看,凶手能不能逃出我的手掌心!

“把上兩起拋屍記錄念給我聽聽。”段傑突然加重分貝“我看有沒有什麼規律。”

王曉從上衣口袋摸出小本子,翻到滿是筆記的一頁,

“4月3日,馬江大橋橋洞發現第一個兒童的屍塊,死者化名甜甜,性別女,年齡四歲。4月18日,寶太路廢棄的工廠裏發現第二個兒童的屍塊,死者化名天天,性別男,年齡五歲。5月3日就是今天,江鄰路12號發現第三個兒童的屍塊,死者化名強強,性別男,年齡四歲。”

王曉把煙灰抖進煙灰盒,繼而強調一句“三包屍塊都未找到受害人的心髒,當然還有少許的屍塊尚未發現!”

段傑捏緊方向盤,

“除了表麵的信息,最起碼能看出凶手是每隔十五天做一次案。”

“是的,十五天,按犯罪心理學來說,凶手要是變態殺人狂,他極大可能還會做案,那麼,十五天後。”

王曉口中數著天數,

“5月18日極有可能發現第四個受害人,我們得加以防犯。”

“恐怕凶手已經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我們應該集中精力在無監控的路段,這個凶手絕不是頭腦簡單的莽夫,我們必須要比他早一步。”

“是的,傑哥。”

江鄰路18號的牛肉麵館,玻璃窗邊坐著一個人,這個人的嘴角揚起一個愉悅弧度,真爽,離得那麼近欣賞我導演的戲,能讓警察來演出,真是種享受,他們做夢都不會想到,我就在他們身邊。

想到此處,那酥麻的快感,再次爬上心弦。

於是,這個人慢條斯理地吸進一口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