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六國王族後裔複國為王者,還有武臣在張耳和陳餘的輔佐下自立為趙王,趙國複國。武臣派到燕地的韓廣也被燕國貴族的擁立為燕王,燕國也複國。
由此本已滅亡的六國全部複國,而且他們在楚國的帶領下,聚齊力量共同伐秦!
在這些反秦隊伍中最強者當為楚國的項羽,其在巨鹿之戰中擊敗了秦國主力王離所部,又降伏了另一主力,也就是上次拯救大秦的章邯所部。
項羽大軍雖是反秦最大力量,卻非最大危急。
現在大秦最大危急正是距離鹹陽城僅百餘裏地,正準備攻打崤關的另一支楚軍——劉邦大軍!
崤關是鹹陽城的最後門戶,崤關若破,此後一馬平川,劉邦大軍再也沒有任何阻力,可直下鹹陽,屆時大秦滅國,子嬰舉手投降,直至最後被項羽所殺!
而這本是真正的曆史!
但是現在的秦三世“子嬰”是現代人穿越而來!
“朕既然重生到大秦,為的就是改變曆史!朕不會投降劉邦,更不會死於項羽之手!”
子嬰鐵青著臉,掃視一眼眾臣,冷冷道:“太尉湯峪何在?”
湯峪出列,拱手道:“微臣在此。”
“我大秦還剩下多少兵力?”
“這......哎......”麵對這樣的問題,湯峪麵如死灰,竟然長歎一口氣。
子嬰頓時不快,怒斥道:“身為掌管軍事最高主官,竟然如此喪氣,成何體統?!”
湯峪大懼,連連俯首謝罪,“章邯投降楚國項羽後,大秦,大秦......大部兵力都在崤關,共計五萬餘人,還有三萬人部署在函穀關,且......且兩地都是老弱殘兵。”
子嬰頗為奇怪:“鹹陽呢?難道鹹陽沒有駐守兵力?”
“鹹陽僅有郎中令帳下衛戍軍三千人。 ”
衛戍軍三千人?!
子嬰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偌大一個鹹陽城,堂堂大秦國都,衛戍軍為何才三千人?
湯峪似乎猜到了子嬰的疑惑,囁囁嚅嚅解釋:“鹹陽衛戍本有十萬大軍,二世即位後......趙高奸賊遣散眾軍修築阿房宮,後又分散至章邯和王離大軍,所以......隻剩下......”
“好了好了,不用說了!”子嬰擺手阻止他繼續說下去,總之之前就是一團麻,秦二世和趙高昏君奸臣,硬生生的把一個大秦折騰到快要亡國。
“既然如此!”子嬰再次從龍椅上站起身來,指著群臣道:“爾等眾人,還有那三千衛戍軍,隨朕前往崤關!”
“啊!”群臣大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隻覺的陛下荒唐至極,即便是趙高也不會下達如此命令啊!
“除太尉外,我等多為文臣,這,這......不知兵法,前去崤關不僅毫無作為,且為累贅,不如......”正是禦史大夫張穀上前進言,他話沒說完,但意思很明顯,就是不想上前線。
張穀話音未落,其餘人等立即附和,“對對對......張大人言之有理,文官手無縛雞之力,於戰場無益,還請陛下三思。”
“文臣上戰場,亙古未有,請陛下收回成命。”
“打仗乃是武將所為,我等不會啊!”
......
這些貪生怕死之輩,一聽要上戰場,一個個委屈萬分,有人甚至急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最後就連太尉湯峪也要耍賴,兩手一攤道:“微臣雖是太尉,但從未上過戰場,隻怕到了崤關也為擺設,不如替陛下看守鹹陽。”
眼見朝堂吵成一鍋粥,子嬰怒從心起,都是一些隻吃飯不做事的垃圾!
子嬰目光如劍,冷冷道:“爾等皆為秦臣,食君之祿,卻不肯為君分憂,該當何罪?”
群臣麵對質問,唯唯諾諾,不敢回話。
“朕身為君主,為紓國難,且能以身犯險親往崤關,爾等卻貪生怕死!難道要試試朕劍利否?”
“啊!”
群臣聽出子嬰話中殺意濃濃,驚懼不已,“啪啪啪......”紛紛跪倒在地。
湯峪顫聲道:“陛下明鑒......微臣願往崤關,與賊兵拚死到底!”
眾臣眼見湯峪表態,也紛紛表態願意上崤關前線。
子嬰冷笑,一甩衣袖揚長而去,卻留下一句狠話,震的群臣膽顫心驚。
“此去崤關,膽敢落後不從者,夷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