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2 番外——同桌的他與此文無關(2 / 2)

我依舊寫信,給在其他城市上學的好朋友,還有一個後來變成男朋友但在這之前通信通了很久的男生。此中的故事,大概可以用一本書來描繪。

那個討厭女生的“情書”

或許很多事情會忘記,我卻永遠記得1996年的秋天。那時剛升初中,和陌生同桌的關係在混熟升溫中,老師突然要求同桌和另外一個女生調換座位。要重新適應新同桌已讓人心生不悅,那女生搬著桌椅到我旁邊時還哭哭啼啼得仿佛受了多大的冤屈。班上的男生圍攏過來安慰她,還指責我怎麼不安慰她。我何其無辜,對她的印象差到極致:一個討嫌、嬌氣的愛哭鬼。

和新同桌的關係處於非常低溫的狀態,不交談、不說笑,一下課我就離開座位,對她的主動示好和笑臉視而不見。如此持續了兩個月,許是我的態度超出了她的忍受極限。某天放學回家,我竟然在書包裏發現了一封信。淡粉色、印有卡通少女的信封,我的名字秀麗端莊地寫在上麵。信的內容大體是疑惑我的態度為何如此不友善,這讓她很難過無助之類的,信的末尾,她希望我們之間有友善的關係。

敏感憂鬱的年紀,刺蝟如我。看著她的信時心裏不期然劃過一絲溫暖。是夜,我認真回了她的信,告訴她,我討厭她的嬌氣、討厭她愛哭、討厭她做作……翌日,趁她外出時塞到她的書包裏,佯裝無事,心裏卻擂鼓轟鳴,這種感覺不亞於初戀所帶來的刺激和興奮。果真,第二天,她回信認真作出了解釋。於是一來一往,我們將羞於用言辭表達的誤解、情思、憂鬱和迷惘——化為紙上文字,一起分享,共同解決,互相鼓勵,因父母不在身邊而覺得孤寂自卑的生活也因此變得歡樂充實。知道我們在通信的同學笑話我們,都已經坐在一起了,竟然還寫信,真黏糊。

讀高中的時候,分讀不同學校的我們,通過信件交流學習資料,鼓勵彼此攜手度過黑色的七月。讀大學時,曾一度對她因戀愛而疏於朋友不滿,寫了封信惡狠狠地責罵她重色輕友。她來信告訴我,我們長大了,有了各自的生活和成長,戀愛並不會影響我們的友情。她的話讓我醒悟到自己的幼稚和自私。後來她才告訴我,我那封“討伐”的信讓她傷心大哭了一整夜。

我們一直到大學畢業才停止互通信件。她最初的主動雖讓我有些不知所措,如今想來卻充滿感激。感謝我們感性、愛寫“情書”的時光,讓歲月留下青春的痕跡。感謝她的包容和寬厚,我們的人生因彼此更加樂觀向上。

許多年後,範瑋琪的一首歌《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準確無誤地唱出我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