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公,江淮各府不會有大量的流民,隻會有大量的流動人口。”
“這些流動人口是推進大明先前邁進的強勁推力,不是威脅大明安危的危險。”
“再者,你怕他們到處流竄,難道你以為朕沒有相應的應對方法嗎?”
眼看皇帝真要推進此事,眾人對視一眼,再度看向朱允炆。
“陛下,這是會動搖國本的啊!”
“還請陛下三思而行!”
解縉、方孝儒、鬱新、鄭賜、朱植、徐輝祖、朱濟熺和沐昂八人一同跪在朱允炆麵前勸諫。
朱允炆見狀掃過眾人,這是自己的內閣第一次如此反對自己。
思索之後,朱允炆深吸一口氣說道:“這樣吧,既然諸位愛卿心中擔憂,朕便退讓一步。”
“先在應天府、揚州府、鎮江府、常州府、蘇州府和鬆江府這六府推行新製。”
“若是這六府安穩無虞,那麼朕要推行新製,諸位愛卿便不能阻攔。”
“若是這六府推行新製後民不聊生,那麼朕就廢除新製,仍舊使用舊製!”
聽到朱允炆的話,內閣眾人思索後也決定退讓一步。
畢竟這新製確實也有好處,況且不試試怎麼能知道好不好用呢!
此時鬱新叩首說道:“陛下,臣以為當以三年為期限,若是三年內六府安穩無虞,朝廷又因新稅法充盈了國庫。”
“那麼臣等不再阻攔陛下!”
“反之,還請陛下仍遵循舊製!”
朱允炆當即點點頭,伸出手要和眾人擊掌為誓。
內閣眾人自然不敢和皇帝擊掌為誓,連忙請方孝儒擬定一份詔令,將情況詳細寫在紙上。
然後又抄錄數份,皇帝加上內閣八員每人一份。
弄好這些後,朱允炆輕笑著說道:“既然要在這六府推行新製,便需要這六府和其他府縣有所區分。”
“朕的本意是希望這六府大力發展經濟,成為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朕便將這六府統稱為經濟特區吧!”
眾人對此到沒有什麼意見,本來就要被這六府和其他府縣做以區分。
叫什麼名字不重要,隻要把這六府和其他府縣區分開就好。
眼看眾人沒有什麼意見,朱允炆便做主敲定了此事。
內閣眾人又將最近的公文彙報了一番後,便帶著抄錄好的詔書離開禦書房。
朱允炆則是命令朱植將詔書送到太廟保存以展示自己的誠意。
工部尚書鄭賜被朱允炆留在禦書房中。
如今自己已經準備好了新製,給六府的勞動力卸去了枷鎖。
眼下就看工部能不能給自己順利造出水力紡紗機和水力織布機了。
鄭賜也明白皇帝把他留下來的目的。
於是他直接拱手行禮道:“陛下吩咐的水力織布機和水力紡紗機,臣一直在盯著。”
朱允炆聞言直接開口問道“那如今情況如何了?可已經製造出來了?”
鄭賜苦笑著說道:“陛下,匠人們日夜不綴,不停地改進。”
“隻是他們對造出來的機械都不怎麼滿意。”
“不停地嚐試製造符合陛下要求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