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悲歡是不相通的,對於流沙的歡樂氣氛,葉雲是沒有辦法加入的。他從沒有想過天下能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葉雲在決定做這件事之前就已經猜到了韓非會查到自己頭上,但是絕對不是像現在這個樣子。在他的想象中韓非會用著推理,拿著證據,來到自己麵前,用他縝密的邏輯,讓自己啞口無言。
但是現在自己確實是已經啞口無言了,可是過程卻完全不一樣,推理有了,但是證據在哪裏?韓非完全就是用著一套無賴的方法逼著自己承認,自己卻還沒有辦法反駁他。
小阿言已經被炎靈姬抱走了,葉雲坐在那裏一杯一杯的喝著悶酒,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葉雲並沒有生氣,他隻是有些納悶,自己竟然會這樣輸掉。
韓非坐在葉雲的對麵,事實上作為一個司寇,韓非是很不願意用這樣的方法來給一個凶手定罪,韓非的法和申不害的法不一樣。
申不害是韓國滅掉鄭國之後的第一個宰相,他在韓國擔任宰相十五年,他在韓國展開了一次變法。但是申不害的變法並不是隻推崇“法”治,他還推行了“術”治,不過在他擔任宰相的十五年裏,他的變法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韓國君主專製得到加強,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製,百姓生活漸趨富裕。
可以說有了申不害的變法,韓國才能出現在七國之中。不過同樣是變法,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成為了七國最強的一國,韓國卻隻排在了七國的末尾,這也說明了申不害的變法最終是失敗的。
法家有三派:勢,術,法。慎到重“勢”、申不害重“術”,商鞅重“法”。也正是因為申不害的變法讓韓國變得強大,所以韓國的每一任國君都變得沉迷術治。
韓非的法和申不害的法是不一樣的,他的法和商鞅的法很像。所以韓非不允許自己用著猜疑來給一個人定罪,這樣做和他的法不合。
可是韓非這一次還是用了這樣的方法,並不是因為他拋棄了自己的思想,而是因為他就沒有想要抓捕葉雲,他隻是想要葉雲承認。
葉雲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也沒有和他們生氣。
韓非舉著酒杯看著葉雲,說:“葉兄,我自罰一杯給你賠禮道歉。”
韓非知道自己這麼做讓葉雲丟了麵子,雖然葉雲不會在意,但是他還是需要道個歉,他一口喝盡杯中美酒,然後把杯口對著葉雲,告訴他自己喝完了。
葉雲撇了一眼韓非,然後又扭頭不看他,葉雲心想:你以為我不知道嗎?你就是為了騙酒喝。
韓非收回酒杯對著葉雲說:“葉兄這事也不怪我啊,誰叫你瞞著我們。”
確實韓非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用這樣的辦法拆穿了葉雲。葉雲聽了他的話,也不再演戲了,小脾氣耍一耍就行了,時間長了別人會以為你真的生氣了。
葉雲坐正看著韓非說:“既然現在你們都知道了,那麼就一起想一想下麵該怎麼做吧。”
韓非聽著葉雲的話,說:“難道葉兄還沒有想好接下來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