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炎國北疆邊城臨潼,巍峨的城牆向過路人訴說著曾經的輝煌。這裏是大炎通往北邊諸國的門戶,來往城門的人絡繹不絕,他們是胡漢通商的受益者。自從十二年前上柱國大將軍劉文釗率領大炎邊關將士打敗胡人六族聯軍,鞏固了大炎江山後,大炎與北部各族胡部達成和解,並允許往來通商,由此形成了臨潼城如今的繁華。而上柱國大將軍劉文釗也成為數十萬邊民眼中的活菩薩,因為是他給這座邊城帶來了生機,讓他們安居樂業;也是他讓邊疆安穩,民心和睦……臨潼城的正中心,兀自矗立著一座豪華又不失莊嚴的府邸,匾額上是由當朝皇帝親筆揮就的鎏金大字“上柱國大將軍府”。可以說,這裏是大炎千裏北疆最高權利的象征。沒錯,這裏就是上柱國大將軍、當朝一品安國公劉文釗的府邸。府中四處可見寒光熠熠的刀槍劍戟,而其中尤以劍戟數目最多,臨潼每一個人都知道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劉文釗文武雙全世人皆知,而武則以劍戟最佳,難怪當年皇帝在目睹其一劍一戟威嚇敵膽之後發出“一劍舞意氣,一戟定乾坤”的盛讚。府中央的演武場,不時傳來一陣陣呼和,夾著刀劍碰觸的聲響,讓還遠在府門口的人頭皮都一陣發麻,這就是久經沙場的驕兵悍將身上自然而然發出的殺氣。郭子義覺得熱血沸騰,他感覺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剛滿九歲的他剛剛失去父親,而母親則是隻在他夢中出現過。跛腳的父親從小對他十分嚴苛,讓他背書識字、學習武藝,除了吃飯睡覺,他幾乎都在念書或者習武中度過。對父親他又敬又畏,然而,當真正失去父親時,他才體會到父親的苦心。在這個以武為尊的天下,隻有練就一身武藝才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而書道一途,不是出身權貴,就幾乎永無出頭地之日。他不明白,既然讀書難成大事,父親為什麼還逼著他頭懸梁錐刺股。父親臨死給了他一柄匕首,讓他到城裏柱國大將軍府來投奔劉大將軍。守孝期滿他就叩別了父親的墳墓,來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地方。站在劉府大門口,天知道他有多興奮,劉文釗是北疆每個男孩心中的大英雄,大將軍會見他嗎,就憑著一柄鏽跡斑斑的破匕首?心底的緊張掩蓋了之前聽到演武場演練之後的興奮。一會兒,剛剛接待他的家丁就回來了,讓郭子義奇怪的是他幹嘛跑的氣喘籲籲的。“老爺答應見你了,快跟我去吧”那家丁說著,邊用詫異的目光盯著他,好似他臉上有一朵花一樣,郭子義被看的渾身雞皮疙瘩。“這小屁孩除了一雙胡人的眼睛也沒什麼特別的啊,老爺為什麼會見他呢?他不是拿著柄破匕首騙吃騙喝的小神棍吧”。郭子義要是知道自己被這樣“意淫”,一定會一口唾沫噴死他,“小爺哪知道為什麼,雖然咱是來投奔的,但也談不上騙吃騙喝吧,小爺頂多是來混吃混喝的,再說咱也不知道父親這破匕首和大將軍有什麼關係啊”。隨著家丁穿過演武場來到內堂,郭子義還沒回過神來,將軍府果然氣派啊,比村頭王員外家的院子大多了,這可以放多少牛羊啊~剛剛聽那家丁說他家老爺從不在內堂見外人的,郭子義也覺著那破匕首不會那麼簡單了,“不會因為一把破匕首咱就成了大將軍的內人了吧咦~”他打了個冷顫。“你就在這候著吧,能見著老爺是你這娃娃的福氣,一會兒可千萬別冒犯了老爺,不然可沒好果子吃。”說完那家丁就退了出去,郭子義瞬間覺得那家丁人還不錯,也就忘了他那“意淫”的眼神了。他開始仔細打量堂中的內飾,並沒有想象中的金碧輝煌,相反卻十分簡潔,除了幾個裝飾用的花瓶就剩下幾把太師椅了。郭子義一雙靈動的眸子提溜亂轉,最後被堂中央的匾額和對聯吸引住了。隻見廳堂正中高懸著寫有“忠義堂”三字的牌匾,而對聯也很簡單“邊城立戟心中藏劍”,短短幾字卻讓人心中頓生涼意。郭子義不懂,九歲的他第一次見這樣的對聯。正當他思慮間,堂前走進一位身穿紫色常服的中年男子,其麵容俊秀卻又不失陽剛,和藹卻不怒而威。郭子義意識到這便是大名鼎鼎的上柱國大將軍了,未等劉文釗坐下,他就對準堂前深施一禮“小民郭子義見過上柱國大將軍~”這下輪到劉文釗詫異了,這孩子年紀不大,禮數倒還周全,而且常人見了他不嚇得結巴就不錯了,他倒是神色坦然。不得不說,郭父對他從小的軍事化教育很容易讓他博得了這位沙場老將的初步好感。“你姓郭?那這匕首又從何而來?”劉文釗指了指桌上的匕首。“此乃家父遺留之物,家父臨終前交予小民,說是呈給當朝安國公大將軍您就了然”郭子義不急不緩道。劉文釗心下一震,“你父親已經去了?”忙問到。“三月前已逝”郭子義答到,雖然對話簡潔,劉文釗還是能從其眼中感到他那徹骨的哀傷。“唉~”劉文釗長歎一聲“如今公達也離我而去了”,郭子義知道那是他父親的字。到底是久經風雨之人,劉文釗很快便從傷感中回複過來,看著眼前這身形單薄卻已顯出幹練神采的孩子,劉文釗眼中露出了少有的柔情。“你一定想知道我和你父親是什麼關係吧?”郭子義自然一臉好奇,但他沒有接話,聰明的他知道劉文釗還有下文。劉文釗見他沉著得體的樣子眼中滿是笑意,心中默默道“公達後繼有人了”。“你父親與我當年一同參軍,從小小士卒開始便同睡一個軍營,親如兄弟。後來我因軍功升任牙將,他也成為我手下的校尉。可後來~”劉文釗頓了頓,“在防衛北疆的那次較量中,他因救我而受重傷,後來重傷雖愈,但腿腳卻不能再勝任軍職了。當年我勸他留在我府中休養,也好照應一二,可你父生性好強,硬是不願拖累於我,隻言到他已身無長物,不能再助兄長成就事業,隻望兄長看在你我情誼,將來若有機會,對我那幼子稍加照顧~”劉文釗娓娓道,“那時你還在繈褓之中,你母親本是胡人富商的女兒,後因胡部內戰流落北疆,多次受你父接濟後結連理。當年胡漢不睦,你母親不受待見,終日鬱鬱,生完你後不久便辭世。”郭子義悲意頓生,卻聽劉文釗又道:“你有一個好母親,更有一個好父親……既有信物,你以後就在我府中待著做我義子,這在你未出生我與你父便議定了。我膝下無子,如今身邊隻有一個幼女,以後你就在府中演武習文,將來從軍報國,繼承你父遺誌。”劉文釗言罷,看郭子義還楞在那,便佯怒道:“還不來見過為父”,郭子義醒覺,忙上前叩首道:“孩兒見過義父~”劉文釗這才滿意,原本因軍務緊皺的眉頭也舒緩了許多。“現在時晨尚早,你先隨管家下去梳洗一番,換身幹淨衣裳,晚間我再帶你去拜見你幹娘,也認識認識你小妹,嗬嗬”,“是,義父~”待他應下,劉文釗對著堂外喊道:“胡生啊~”,不到片刻,郭子義身後走進一位壯碩的中年男子,隻見他拜道:“老爺有何吩咐”。“胡生啊,你帶少爺下去梳洗一番,然後帶他府上四處轉轉,熟悉一下。”胡生雖然疑惑府上何時多了個少爺,但還是遵從了家主的命令,應了聲“是”,劉文釗見他心有疑惑,便提了一句“他是公達的兒子”。這胡生是當年跟隨他的老人了,自然知道所謂“公達”是何人,如今在偌大的將軍府,除了劉文釗一家,知道郭公達何人的,可能也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