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象征著殺伐與鮮血的血紅色!

為何?

因為自古以來,戰爭就是殘酷的!

為了守衛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眼前這些人,哪一個不是拋頭顱灑熱血,這才換來了這來之不易的功績。

這等從金戈鐵馬中殺出來的將星,就該用紅色來襯著!

片刻之後,隨著一位位將星歸位,封禪武將的過程也隨之結束。

接下來,自然要輪到文人了!

自古以來,文武便不分家。

而這文人之中,首推何人?想必大家早已心知肚明。

時空裂痕中,一道高大的身影漸漸浮現在眾人眼中。

原本風輕雲淡的泰山之巔,此時此刻竟然響起了朗朗讀書聲。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

不錯,來人正是那位萬世師表,至聖先師——儒家聖人,孔丘孔夫子是也!

“夫子,別來無恙。”

“先生,你...老了。”

黃淵聽見這話,頓時有些無奈。怎麼每個人出來的第一句話都是說他老了?

人還能不老咋地?

“夫子,昔年一課,我至今受益匪淺。”

“您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思想,即使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依舊被我華夏教育界引用。”

“隻可惜,僅儒家一家之學,卻是有些單調乏味了。我們如今學得更多,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古往今來,宇宙四方,皆在一念之間!”

“夫子不如請出百家諸子,與我現代文人,一同論道!一枝獨秀並非真的好,百花齊放,才是姹紫嫣紅!”

孔聖人聞言點了點頭,道:“善!”

說罷,隻一揮手,身後的時空裂痕中,便有著一道又一道身影接連走出。

儒家的孟子、荀子。

道家的老子、莊子。

縱橫家蘇秦、張儀。

法家李斯、韓非,商鞅,管仲。

兵家孫武、吳起!

墨家墨子。

還有農家,名家,雜家以及陰陽家等等。

千年前的百家諸子,竟於千年後,於這泰山之巔,一齊現於世間!此等盛況,何其難尋!

至於諸子的貢獻嘛,其實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肯定就是著書立說!

不管是哪一家,但凡是能流傳下來學說的,都在後世影響了不知多少人,造福了多少人。

知識,永遠是最寶貴的財富。而他們作為知識的開創者和探索者,對華夏民族的貢獻,可見一斑!

第二點嘛,自然就是開啟了百家爭鳴時代。

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和西方的文藝複興比起來都不遑多讓了。

因為一個朝代想要進步,想要發展,就少不了科技的出現。

但是固步自封如何能研究出科學與技術?所以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隻可惜,在經曆了秦皇的焚書坑儒和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這股子爭鳴的趨勢也逐漸淡下去了。

要是持續的時間再長一點,說不定能夠大大推動我華夏早期的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