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大雅之堂(150)(1 / 2)

????大雅之堂(150)《大雅之堂》結束語

????寫字之於我就像是劃著一頁輕舟在池塘裏於曙光初現的清晨去采集荷葉上點點露珠,不是因為它們有什麼實際的用處,也不是因為它們可以作為耀眼的裝飾,而僅僅因為它們是清晨裏最初的晶瑩和清純,沒有沾染任何灰塵,所以鍾愛並總也放不下,進而養成了日日采集的習慣。

????寒來暑往,洋洋灑灑不知不覺又寫了一年多了。終於給《大雅之堂》畫上句號的時候,心裏竟有些空蕩蕩的。

????從《天使之戀》到《花落誰家》到《大雅之堂》,我欣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同時也看見了自己在寫作上的不足。這三部小說中,最愛《大雅之堂》,因為大雅之堂裏集滿了清晨的朝露,寫作的人因此而經曆了精神和心靈的洗禮,身心變得更加輕靈舒暢。一年多來本著自己寫作的初衷和原則,我一字一句一磚一瓦構建了這座大雅之堂。當然或者因為小說太過眷顧真善美,因此不小心脫離了冷峻現實,讓人覺得虛妄也未可知。但是它終究是我想要構建的那座大雅之堂,盡管寫作的過程中遭受到了一些批評和非議,但是它終於還是按照最初我想要的樣子建起來了。所以不論別人怎麼看它,到了今天為它舉辦落成典禮的時候,我的心中真的沒有遺憾了。

????文章結束的時候,自然很想談談文章的本身。

????不得不說《大雅之堂》所表達的人生觀愛情觀其實是儒家思想的一種體現,其人生觀倡導仁愛,其愛情觀則傾向中庸。

????大雅之堂對人生觀的表達幾乎滲透在所有的字裏行間,後又濃縮進一篇陋室銘用以點題。陋室銘裏的最後一句話是“孔子雲:何陋之有?”,這句話實是有典故的,語見《論語-子罕第九》,原文是:"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大概的意思是說,孔子要到九夷(少數民族地區或者可理解為蠻荒之地)去居住,孔子的學生就說九夷那個地方太簡陋了,怎麼能住在那裏呢?孔子回答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裏,就不簡陋了。這個典故以及這篇陋室銘所表達的內涵也正是大雅之堂所要表達的主題。一間屋舍是陋室還是雅堂,根本不取決於屋舍的本身的豪華與簡陋,而是在於什麼樣的人住在裏麵。而若籍此引伸開去,一個人是世俗的小人還是高雅的君子亦和他的財帛的多少,官階的高低,甚至是學識的淵寡都毫無幹係,而唯取決於一個人自身的修為與德行。孔子主張重仁義而輕功利,“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這一層意義上大雅之堂中最鮮明的對比莫過於梁渠和孟奇這兩個人物了。

????而說到男女之間的愛情,在大雅之堂裏,作者用多種形式探討了真愛的意義。尤其是在對閩喬與楚天還有羽明之間的三角愛情中,用近乎是平行線的兩個好男人來探討愛情中一些最細致入微的理解和感受,尋找愛情的更高境界。《大雅之堂》中涉及的男女之情形式多種多樣,有楚天與閩喬之間同甘共苦相互依傍的愛,有羽明和閩喬之間充滿著難言之隱和傷痛但卻含蓄深沉癡迷的愛。有遠皓對閩喬因狹隘的人生觀而陷於痛苦和矛盾的心情中不能自拔的參雜著太多的猶豫和彷徨的朦朧的愛。有幽默善良的趙元和仗義感性的玲玲吵吵鬧鬧瑣瑣碎碎但卻真摯濃鬱的愛,有性情孤傲冷漠又單純無知的羽清對楚天一廂情願卻至死不渝的相思,有梁渠和李雲霜攜手同心誌同道合甘甜醇厚的夫妻情感,有林恒和李靜磕磕絆絆了一生無法相濡相知卻因他們共同的孩子的離世而前嫌盡釋的現實婚姻,還有陰險狡詐的徐曉曉對羽明不擇手段步步為營自私自利的占有**。而《大雅之堂》在描述這種種男女之情的時候,它所表達的愛情觀是中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