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一直十分注重現金流,重視資金的管理。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之後國務院就發布了《關於發展房地產行業若幹問題的通知》。於是,眾多的房地產開發商都加快了擴張的步伐,尤其是在一些經濟發達的經濟圈裏麵,例如,華南經濟圈、長江三角洲地區以及北京和天津等熱點城市,都成了這些房地產開發商斥資大量買地的首選地區。於是地價被炒高,與此同時這些發達地區的房價也被炒高。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央又下發通知,要求銀行收緊貨幣。為防止經濟出現過熱的現象,銀行應該減少貸款的投放。而對於一般房地產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現金流,而銀行的貸款就是融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銀行的貸款出現緊縮,那麼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就是那些大肆擴張的房地產企業。順馳公司就是這樣的例子,因為公司前期過度擴張,所以當宏觀政策發生改變時,資金就會出現短缺的現象。加之資金都投入到開發和建設上,而且項目不能夠馬上實現資金回籠,所以資金流就出現枯竭,於是公司正常的運轉出現了困難。
相比那些過度擴張而沒有注意現金流的企業,萬科是幸運的,萬科在那場地產風潮和危機中安然度過。王石的法寶就是重視充足的現金流。王石雖然看到了房地產行業所帶來的未來的利潤,但是他也感到,人們參與的熱情過大,存在很大的炒作風潮,王石預感到中國的房地產行業將要迎來調整期,所以王石趕在中央出台控製銀行信貸的措施之前,就先進行了融資。1993年,萬科的B股成功發行,這就為企業募集到了4億多港元。
隨著房價的降低,其他房地產企業都對國家政策的出台抱怨不已,但是萬科卻恰恰相反,因為公司前期有充足的現金流,所以就趁機用更低的價格來買入樓盤。這樣在同類企業都出現困難時,萬科的收入卻增加了。所以那次的政策調控萬科不但沒有虧損,而且還繼續贏利。
王石之所以能夠在行業調整時仍然笑傲地產界,就是因為他重視前期通過多種方式的融資,包括發行B股以及公司債券等方式,來為資金鏈輸血。之後當行業出現過熱時他也能夠保持理智,並沒有進行大肆的擴張買地,而是實行公司項目的簡化,也就是保留能夠為企業帶來最大利潤的業務。同時當行業調整到來之時他又加速資金的回籠,包括以低價賣出一些沒有升值潛力的房產,或者通過租賃的方式獲得資金。正是因為萬科無論是在行業調整時還是行業景氣時都能夠保持充足的現金流,不讓資金鏈斷裂,所以之後的發展才能夠穩健,直到最終成為房地產行業的霸主。
而創業者從王石身上就可以看出,現金流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尤其是剛剛起步的公司往往容易出現危機,而此時如果沒有充足的現金流,那麼企業就會隨時有倒閉的風險。反之,如果企業的現金流充沛,即使在危機之中企業也能夠運用好這些資金,以保證公司的正常運轉。
具體來說,創業者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保證充足的現金流,以使企業的資金鏈不至於斷裂,從而對企業的正常運轉造成不良影響。
首先,應該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融資。這樣即使一方麵受到影響,企業也能從其他途徑融資。
其次,注意不要過度擴張,也要注意不要有過多負債。過多的負債會讓企業有很大的負擔,一旦遇到危機,企業就可能沒有機會翻身。
再次,要讓資金能夠快速回籠,盡量縮短投資和回報周期。保證收入能夠大於支出,這樣企業的現金流就會充足。
此外,企業還要有良好的信譽和打造良好的品牌。同時,還要控製成本,注意節約。
創業的核心就是深度挖掘精品化
蓋房子和做汽車與製造其他商品一樣,都是要做精品而不是做那些所有人都在做的大眾產品。——王石
創業者在創業初期往往都不太注意產品的定位,因為前期對市場還並不是太熟悉,所以采取的一直都是跟風或者借鑒同行業強大對手的產品,而這樣就造成創業者的產品沒有什麼特色,就不利於抓住顧客的眼球。而如果創業者能夠將自身的產品做成精品,那麼就更可能把顧客吸引過來。
此外,如果創業者將自身的產品做成精品,那麼就利於自身品牌的樹立,而且還能夠逐漸在消費者中贏得很好的口碑。這樣就會形成一種傳播效應,也就會有更多的人來買創業者的產品。一旦創業者的精品形成一個體係或者規模的話,那麼就可以進行同類的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