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一生積攢的種種力量已經滲透到女兒的生命中,雨珊是父親全部的延續。
是父親的愛讓我如此堅定。
父愛他像高山,父愛他像大海,父愛如詩;我愛我的父親。
幸福快樂家這裏充滿了愛的光芒,友情是如此的珍貴。
(十一)雨珊得國獎
無論在老師還是在同學眼裏,雨珊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雨珊勤學好問,課間總會拿一大堆的問題去問老師,並且耐心地記下筆記。在很多的大學生眼裏都覺得這沒有必要,覺得雨珊是個書呆子。大多數的學生都是秉著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能過就好的心裏,哪怕是高校也一樣,很多學生在跨進大學門檻的那一刻,就認為已經徹底擺脫積壓自己許久的應試教育,厭倦了題海戰術,認為可以自由了。在脫離父母和老師的監督下,課程很少,閑餘時間很多,意誌就開始頹廢,想著如何來消磨時間。在幸福快樂家中的小藝就是典型,不思上進。
但雨珊知道自己不能和其他的同學相比,肩上負著神聖的使命,大學不僅是自己的夢想,更是爸爸的希望。爸爸把全部的心血都傾入於自己的身上,是自己支撐了爸爸的大學夢,爸爸自己省吃儉用,也要女兒吃好穿足,而她隻有通過努力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父親。
那一幕讓雨珊難以忘懷,至今曆曆在目,一想起淚水就會奪眶而出。在大一的暑假雨珊回家,偶爾還會向爸爸抱怨北方的菜口味太重,菜都偏鹹,不適合自己的口味,吃不習慣。爸爸看著女兒日漸消瘦,和同齡的女孩相比明顯偏瘦,認為是女兒舍不得花錢,雖然自己已經把全部的積蓄都打入女兒的卡中,他也知道卡上的錢也已經足夠讓女兒花上一年半載。
雨珊回家的前一陣子,她爸爸晚上下班的時候總是買一大堆菜回來,有時候包餃子,有時候煮魚湯,燉豬腳,總換著各種的花樣煮給女兒吃,仿佛想讓女兒一年中沒有吃到吃足的全都補回來。
一天中午,雨珊爸爸以前的工程隊的隊長小康叔叔來到家中,
“珊珊你放假回來啦!都成大姑娘了,爸爸在家嗎”小康叔叔看著雨珊。
“爸爸去上班還沒有回來,有事嗎?小康叔叔”
“有點事,前幾個月和你爸爸一起承接的管道工程,到今天了帳還沒有和你爸爸結算,今天款已經撥下來了,想叫你爸爸來結算下,把餘款給你爸爸”
“哦,那您在家等等吧,我去叫下爸爸”雨珊倒了一杯開水遞給小康叔叔。出門騎著昔日那部高中時代的單車,可它已經布滿塵灰,雨珊抖落灰塵往爸爸的廠趕去。家裏離爸爸的廠並不遠,這條路雨珊在熟悉不過,繞幾個彎就可以到了。到門口就和看門的大爺打招呼,爺爺,爺爺叫的很親熱,相互問好後,雨珊問大爺,
“爺爺,看到我爸爸嗎?現在他會在哪裏呢”
“應該在食堂吧!你去看看,老陳天天都很遲去吃飯的”門衛大爺看了手表,顯然這個時候已經過了吃飯的時間。
“嗯,謝謝爺爺”雨珊往食堂走去。
走到食堂門口雨珊就看到爸爸坐在食堂最角落的桌子邊,桌上放著用塑料袋裝的兩個饅頭,嘴裏啃著一個,另一支手拿著白開水。雨珊不知是心痛還是氣憤,家裏的經濟盡管不怎麼寬裕,但也不至於爸爸的午餐就隻吃一元錢三個的饅頭配著一杯白開水。
“爸,你怎麼吃這個”雨珊說的並不大聲,但看的出她很心疼又有些氣憤。
“哦,這個啊,饅頭挺好的,書上不是說饅頭挺有營養的嗎,也便宜”爸爸裝著若無其事,還勉強裝笑。
“但也不能隻吃饅頭呀!這樣你身體會吃不消的,你幹的都是體力活呀”雨珊心裏很不是滋味。
“中午不礙事的,將就吃下,晚上不是可以吃好吃的嗎,一樣也是補回來了”爸爸說的很平淡,很坦然。
此時雨珊的淚水已經從眼中直線而下直到咽喉再到心裏,她不敢去想象她不在家的時候爸爸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一個人在家孤苦伶仃也沒有人照顧。前些年自己不懂事老排斥爸爸再娶,而爸爸為了自己也不曾想過另娶妻室,寧願自己這麼苦著把一生奉獻給自己。鄰居阿婆幫忙說的幾門婚事,都給爸爸拒絕了。而如今爸爸真的老了,需要人照顧了,自己卻他的不在身邊。
然而自己生活在北京那樣高消費的地方算不上花錢厲害,但在幸福快樂家姐妹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下怎麼樣也不會隻吃饅頭。大一的時候,雨珊就和爸爸提出過她要貸款,但是爸爸怎麼也不同意,大愛無言,她不想讓雨珊有壓力,在學校就成為債奴,還要頂著壓力去就業,他隻想讓雨珊安心的好好念書,哪怕自己是再苦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