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結局(下)(1 / 2)

第三章大結局(下)

桂枝在鄉衛生院工作兩年了,她待人熱情、工作勤懇、她學以致用,把在縣中心醫院和老先生碩學的醫療技術全都繼承過來了,並苦心鑽研有所創新。漸漸地找她治病的患者一天比一天多起來,特別是農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治愈率是很高的。如此桂枝就成了全鄉的名人!衛生院裏的上上下下對她也都暫不絕口。

“和師傅分別兩年多了,不知師傅可好嗎?”桂枝心裏總是惦念師傅,因為老先生待她和姐姐桂榮就像親生兒女一樣。師傅的話仿佛還在耳邊回響:

“桂榮、桂枝啊,你們姐倆一定記住,學醫藥先學做人,一個稱職的醫生不能為了金錢利益為重,救死扶傷才是第一位的。還有,你們以後千萬不要拘泥一些秘驗方,要在醫療實踐中有所創新,平時一定認真寫好醫案,這對一些典型的病例特別重要。醫案就是你的經驗的積累和總結。我老了,你們就是我的希望啊!以後咱們常聯係吧!”……

這時桂枝的手機響了:

“喂,桂枝,咱師傅來了,他打聽你在哪,說啥要去看看你。”

“姐,他老人家身體還好嗎?”

“很好!還像以前那麼精神,腰板兒溜直。”

“姐,你告訴師傅,明天一早我就過去看他老人家。”

老先生來中心醫院後,醫院領導非常歡迎,親自陪同他和兩個徒弟見麵了,老先生非常感動說:

“我一輩子了,能在這麼一個好的單位工作過感到非常榮幸,特別讓我感到驕傲的是能收下這麼兩個優秀的徒弟!我聽說桂枝徒弟初出茅廬就成了本鄉出名的中醫。桂榮徒弟也已經成為中心醫院的中堅力量,從她們身上我看到了中醫界前景遠大、後繼有人。”

“老先生辭職的時候,我們醫院真是感到惋惜,如果老先生能再回來我們是求之不得的。”孫副院長說。

“師傅,您回來吧!”桂榮和桂枝異口同聲地說。

“謝謝,大家的心意我領了。我年事已高已不堪勝任了,還是讓年輕人幹吧!對了,據可靠消息今年咱們省要開一個中醫臨**經驗交流會,我建議我的兩個徒弟能列席參加,這可是一個難得的一個學習的機會啊!”

“我們中心醫院已經打算讓桂榮和桂枝參加了,一切花費由院方出;雖然桂枝不屬於我們醫院的,但她曾經在我們醫院呆過,鑒於現在她的情況,我們幾個領導都一致同意,這也是對發展中醫藥事業做貢獻吧。”孫副院長說。

因為鄉醫院工作忙,桂枝不得不和師傅匆匆道別,臨走的時候,師傅給留下住址,說:

“桂枝啊,以後和姐姐桂榮去省城的時候到師傅家認認門兒,桂枝,我聽你姐說你們還沒解決婚姻大事呢!該解決了,師傅以後有相當的給你們介紹介紹。哈哈,還是師傅給你們當老紅媒吧!”

桂枝一邊上班一邊撰寫《試論農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防治》的醫學論文,在上班之餘,她還深入幾個農村做農村常見病的調查。她渾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勁兒。因為養父就是一名行醫三十餘年的農村中醫,對農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她有什麼問題就直接和他請教、探討。所以,桂枝在從師父所學的基礎上和養父的指導下幾易其稿,又將草稿通過上網傳給姐姐征求意見後,最終完成了她的論文《試論農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防治》

在全省召開的“中醫臨**經驗交流會”上,做為列席代表,桂枝在會上宣讀了她的論文《試論農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防治》,令她意想不到的受到參會者一致好評,期中不乏省省內中醫專家、教授。桂枝一炮打響了,她的簡曆以及論文發表在省報刊“中醫藥簡報”上,封麵是一幅桂枝的靚麗的照片!

劉桂芝出名了,散會後,省內有的市縣醫院紛紛向她發出高薪聘請都被她婉言謝絕了。她下定決心走自己的路——在農村基層醫院幹出一番事業來,讓事實來證明:在世上,男人能辦到的,女人也同樣會辦到,甚至比男人幹的更好!

一天養母對她說:

“桂枝啊,你該考慮自己的婚事了。媽還等抱孫子那。”

“媽,我都不急你急啥?”桂枝摟住媽的脖子撒嬌地說。

“怎麼不急,我和你爸都這麼大歲數了,你沒聽說,人有朝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麼,說不上啥時俺倆腿兒一蹬咽了氣兒連孫子都沒看著,死了能閉上眼睛麼?”雅秀說。

“桂枝,你真的要在咱麼鄉下幹一輩子以後你不後悔?”養父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