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所有稍具規模的書坊都屬於博陵崔氏,或者崔氏為大股東,所謂的崔氏就是崔永遠。
崔永遠明麵上為大唐朝廷的工部尚書,是朝堂六家主要大臣之一,然而年過半百的崔永遠遠遠不止一個工部尚書那麼簡單。他真正的實力身份乃是博陵崔氏的代表人,是崔氏書坊的幕後實際控製人。
鞠智勝決定拿博陵崔氏開刀,實際上就是拿崔永遠反對崔氏書坊開刀。
怎麼開刀?很簡單就是以書坊對書坊,掀起商業上的競爭。
崔氏書坊在中原大地紮根幾百年,即便是改朝換代這麼多年,從未影響其蓬勃發展,試問鞠智勝憑什麼和它競爭?
鞠智勝憑借的就是一點:價格戰!
價格戰是商業競爭中最原始、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百事不爽!
說起價格戰,那就得說說大唐時期書本的定價,也就是崔氏書坊的定價。
崔氏書坊書本定價:一千文!
一千文!一千文!
在大唐貞觀年間,一文錢可以買一個燒餅!一千文錢可以滿足一個三口的小家庭的全年口糧!這這僅僅就是一本書的的價格!
鞠智勝吐吐舌頭,換算到他穿越前的現代社會,一本書價值達到數萬之巨!
當然,書貴自然有他的理由。
一是紙張貴,東漢末將蔡倫就發明了造紙,但一直到大唐,紙張始終是極為稀罕之物。隻有頂級的達官貴人才能夠使用。
二是抄書貴!貞觀年間,版印刷術還沒有出現,編書主要靠人工手抄,效率極低,因此成本非常貴!
但再貴也不需要貴到一本書換一頭豬的程度吧!
因此除了編書成本高的因素外,書本天價的真正原因是斷!壟斷就沒有競爭,一旦沒有競爭,崔氏書坊想怎麼賣就怎麼賣!想要多貴就可以讓它有多貴!
一本書文,可見崔家對讀書人的剝削有多嚴重!亦可見門閥士族有多黑心!
鞠智勝下定決心,一定要將崔家挑落馬下!
打敗崔家,第一可以為天下讀書人出口惡氣,第二可以逼迫六家放出李世民。
表麵上是李泰軟禁了李世民,實際上是六家在背後使力。
除此之外,還有第三個因素!
開書坊可以賺錢!賺大錢!
這麼大塊蛋糕,豈能讓崔家獨吃,自己非得啃下一塊不可。
但是要想擊敗崔家的書坊帝國,空有一股子豪氣可不成,還得有章法,有實打實的本事。
這個本事就是降低書本成本的本事。
對此,鞠智勝有兩項殺手鐧!
一是活字印刷!
很簡單,有了活字印刷,就省去了請人抄書的本錢!
嚴格來說,活字印刷是北宋平民發明家畢昇總結了曆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複試驗,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
而鞠智勝參照的活字印刷並非畢昇的活字印刷,他是參照《天工開物》中的木活字印刷。
木活字印刷更利於拆解,也更為堅固耐用,同時印刷質量和印刷效果也超過泥版活字印刷數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