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算術題,但大海做的是加法,而程鋒要做的是乘法!
提高生產效率,至少要提高十倍以上的生產效率,必須做乘法!
現在的造紙廠使用的人力手工造紙,最多加了一點牛、馬的畜力幫襯,這在唐朝人看來是再正常不過了。
然而程鋒是現代人,他清楚的知道隻是多麼落後的生產方式,其生產效率隻相當於機械生產的幾十分之一而已。
但是他的嬉遊係統可以提供一些玩具,再就是一些規格不大的工具,比如說弩箭、仿真槍之類的,但一整套的造紙機械肯定是無法提供的!再說就是提供了機械也沒電啊!
還好程鋒熟知曆史,他知道在蒸汽時代和電力時代之前還有一個利用水力驅動機械運轉的時代。
水利機械也有過輝煌時代,隻不過在幾百年之後的宋朝才開始運用,在元朝時已經在民間廣泛推廣,其著名代表就是“水輪三事”,那就是水磨、水碾以及水碓,“三事”巧妙配合,以一個水輪帶動九個水磨,讓工作效率紮紮實實提高了九倍!
而且水力不比人力和畜力,它不但力大平穩,而且永遠不知道累!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造紙總廠和造紙分廠都緊靠灞河,白花花的水力就擺在眼前。
程鋒決定改造造紙廠,變人力、畜力為“水輪三事”。
但“水輪三事”程鋒隻知其名,不知道如何具體製造。
不用擔心,可以依靠係統。
程鋒在意識裏打開係統,下達了“水輪三事製造圖紙”的命令。很快衣兜裏一鼓,圖紙馬上生成,程鋒打開一看,有文字有圖形,清清楚楚。
程鋒拿著圖紙找到了程府木匠老張,把圖紙往他手上一塞,“老張你研究一下這圖紙,一定要把這玩意兒造出來!”
老張仔細看了看圖紙,又拿起一支小木棍在地上筆劃,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研究了半個時辰,卻仍然沒有結果。
看來這幾百年之後的東西還挺難!
“老張你究竟有沒有把握?”程府有點著急了。
老張實話實說:“很複雜,我到河邊再試試,兩天後給你答案!”
這畢竟是“水輪三事”,結合相應的場地可以讓思路更加清晰,也可以發現更多因地形錯過的漏洞。
這兩天真是煎熬!程鋒能夠做的唯一事情就是等待!
老張連續兩天不眠不休!
第二天大半夜,程鋒睡得正香,突然傳來“咚咚咚”的敲門聲!
打開門一看,正是老張,他手裏拿著一個小模型,滿臉狂喜,氣喘籲籲地說道:“鋒少爺!成了!成了!‘水輪三事’終於成了!”
“哈哈哈......”程鋒一把抱起老張狂笑不止!他決定分出一成的股份給老張,這是他應得的!
三個月後,程鋒的兩個造紙廠全部改裝完成,生產效率足足提高了十倍!
以前十文一包的衛生紙降價至兩文!長安城的市民爭相購買,千家萬戶的竹籌紛紛進了垃圾堆!
程鋒終於實現了他的豪言壯語。